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部分险企流动性风险陡增 险资或继续举牌蓝筹股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8日

    在保险公司利润将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险资投资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受“资产荒”影响,险企会更注重股票市场,但举牌上市公司势必要求险企维持分红险、万能险的吸引力,其投资压力、流动性压力陡增。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均公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减少。分析人士称,由于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行业综合成本率较高,今年险企利润将出现大幅下降。国泰君安预测2016年保险行业的平均利润降幅为13.2%。
 
  在此背景下,险资投资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受“资产荒”影响,保险公司会更加注重股票市场。平安证券预计2016年下半年险资可能会继续举牌蓝筹公司;但要举牌上市公司势必要求保险公司维持分红险、万能险的吸引力,即许以此类产品较高的收益率,保险公司的投资压力、流动性压力陡增。
 
  负债端成本高 险资举牌或将持续
 
  8月16日,万科A涨停价收盘,历史上首次3连板,股价报27.57元,成交90.1亿元。而万科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前海人寿和安邦保险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万科一季报,前海人寿海利年年位列其第五大流通股东。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产品、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资组合分别是其第八、九大流通股东。
 
  前海人寿官网显示,前海海利年年两全保险(万能型)主险合同前5个保单年度的最低保证利率为年利率2.5%,对应的日利率为0.006849%。退保时,退保费用为保单账户价值乘以退保费用比例。退保费用比例,第1保单年度退保费为5%,第2保单年度4%,第3保单年度3%,第4及以上保单年度为0。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后发现,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前海海利年年两全保险(万能型)的结算利率均为5.05%。
 
  可见,如果持有该保单一年后退保,不但不会亏损,还可以获得0.05%的收益;这和大多数保险第一年退保会损失很大部分保费完全不同。类似前海海利年年两全保险这样的保险产品被称为高现金价值保险(高现价保险),即万能账户在保费进入账户后的第二年即高于已交保费,保单持有人即使退保也有收益。尽管产品名义上为3-5年久期,例如前海海利虽然名义上久期达10年,但这类保单往往实际久期为12个月,这类高现价保险也被称为理财型保险。
 
  万能险还有销售渠道的成本。目前绝大部分高现价万能险在银保渠道销售,按1.5%-2.5%渠道成本算,总的负债端成本高达6%-9%。
 
  高现价万能险由于实际存续期有的仅为一年,在退保的压力下会给出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率来确保新单保费。保险界人士介绍,为了能够保证保险公司的现金流,举牌上市公司的保险公司必须在下一年出售更多的万能险以保费收入兑付上一年的巨额退保。如此往复,风险可想而知。而且,保险资产平均久期在5-7年。但高现价万能险由于实际久期以一年为主, 负债久期明显小于资产端。
 
  平安证券分析,受优质资产荒影响,保险公司会更加注重股票市场,2016年下半年可能继续举牌蓝筹公司。市场人士分析,大型保险公司可能会开始复制此前中小保险的举牌行为。一旦如此,更大体量的资金可能进入市场。
 
  据介绍,当保险公司买入股票占公司股本比例小于20%,且对公司运营没有重大决策权的时候,需要以公允价值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价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保险公司采取举牌的情况中,股价的波动对于保险公司的报表影响很小。只要被举牌的公司能够保证稳定盈利,就可以为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做出贡献,从而达到解决负债端高成本的目的。
 
  前海人寿2015年度报告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306.23亿元,比2014年的115.25亿元大幅增加165.71%。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万能险等高现价产品主要体现在这一科目)高达654.69亿元,比2014年的315.72亿元大幅增加107.36%。前海人寿2015年的净利润为30.98亿元,比2014年的1.32亿元增长近30倍。
 
  去年四季度以来爆发一轮保险公司的举牌潮,主力为依靠万能险做大的寿险公司。中金公司分析认为,驱动这些公司激进举牌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在投资收益下行时期,大量销售万能险所获得的保费无处可去,从而进入股票市场,即资产荒。
 
  其次,会计利润丰厚。通过举牌至一定比例,被投资公司以权益法记账。这有两个好处:股票资产不需按市值计价;投资收益率高,账面投资收益率等同于被举牌企业ROE。
 
  而且偿付能力资本消耗少。举牌至权益法核算比例,被投资股票在偿二代下风险资产从31%-48%下降为10%-15%。
 
  但值得注意的是,把实际久期为一年的资金投入到久期长至几年到几十年的长期股权投资,保险公司资产端久期远远小于负债端。实际发生的投资现金流入仅为被投资公司的现金分红,短钱长配为保险公司带来了现金流压力。为了能够保证公司的现金流,举牌公司必须在下一年出售更多的万能险,以保费收入兑付上一年的巨额退保。
 
  全面排查监管趋严
 
  有消息称,保监会近日在行业内部下发通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报送2016年1月至6月万能险数据,摸底资产负债匹配及利差等具体现状。保监会这次要求机构全面自查包括治理风险、产品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等十大风险。
 
  某保险公司投资中心的负责人李总晚上八点多才回到家。“在公司开会。保监会目前要求保险公司自查多项风险。以前只是几家主要的公司自查,这次不一样,是全行业自查。自查之后监管部门还要现场检查。”该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了解,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自查的十方面的风险中,首要的是公司治理风险。重点检查公司治理规范性、关联交易合规性、股权结构真实性,以及股东虚假出资问题。
 
  其次还要检查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管理流程、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产品监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的合规性,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业务内控的有效性,通道类业务的规范性,以及海外并购风险;检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制度、资本约束机制、三年资本规划,以及预防偿付能力不足方案的制定,改善偿付能力的举措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检查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利差损风险。关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和收益率匹配情况,重点检查业务现金流、资产流动性情况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应对,存量业务利差损风险状况和利差损风险的防范应对情况等。
 
  目前,保监会对万能险监管趋严。2016年3月1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高现价万能险的销售进行限制。
 
  普华永道研究报告《2016保险公司偿二代二支柱暨风险管理调查报告》显示,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和工具的建设还远远不足,受访的76家公司中,超过半数的保险公司由资产管理部和业务/产品部门各自开展资产配置工作,缺乏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只有9家公司表示开发了基于偿二代规则的资产负债匹配与配置模型和工具,但尚未实质性应用。
 
  流动性风险属于中国保险行业正在上升的风险类型。对于中小寿险公司而言,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大幅增长以及监管要求的出台,加之资本市场的波动因素,客观上导致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调查显示,对这一趋势的关注与跟进目前尚未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面体现。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