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对虚增偿付能力充足率说不 险企自律倡议不做假账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7日

    ⊙记者 黄蕾 
 
  一个地产项目成本1个亿,保险公司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这个项目进行再评估,可能会被评估到2亿、3亿甚至更高。账面资本增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水平立竿见影得到提升。
 
  这是前段时间被曝光的险企“做假账”的个案。如此粉饰报表的伎俩,也正是保监部门近年来重拳打击的对象。需要他律更需自律,上海证券报昨日独家获悉,保险财会行业近日发出自律倡议书,部分深谙内控重要性的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倡议书上签字承诺:信守职业操守,坚决“不做假账”。
 
  这是国内保险业首次在财会细分领域发起自律行动。且不论自律的约束力效应到底能发挥到何种程度,仅这些险企自愿率先垂范,就已折射出行业对于守住风险底线意识的跨越性提升。
 
  会计游戏浮出水面
 
  一向以稳健著称的保险业,近年来却出现了的一群以民营险企为主的剽悍“越线者”。而随着监管部门釜底抽薪式的监管升级,这些挑战合规经营、挑战监管底线的问题险企样本,陆续浮出水面。
 
  这些险企存在不同程度的逾矩之举。他们或大玩“会计游戏”,滥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以实现粉饰报表的目的;或在认可资产上“大做文章”,将应收保费、企业债券的资产认可比例人为拔高;更有甚者,将保险资金“包装”成股东资金,实现虚假增资。
 
  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一个共性——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虚增偿付能力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各保险公司能否继续开展承保及投资业务、开设分支机构的重要标尺,这一预警指标于各险企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寻求资本补充途径,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也非易事。在资金短缺、融资乏力的情急之下,他们不惜铤而走险,以各种形式做起了假账。
 
  此等儿戏,岂能逃脱监管“法眼”。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保监部门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先后对多家问题险企展开了地毯式审查,毫不留情地对其违规之举进行曝光,并处以罚款。
 
  保监部门如此密集的实地检查及史无前例的严厉处罚,有敲山震虎之意。更凸显出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监管部门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良苦用心。
 
  “不做假账”守住底线
 
  风险从发生到暴露,非一朝一夕之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大玩“会计游戏”的问题险企,其治理、内控或许早已一团乱麻,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内控机制的相对薄弱,都为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在此背景下,“他律之外,更应加强自律”的行业呼声此起彼伏。知情人士透露,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务会计专委会常务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保险财务会计工作行业自律倡议书》。在会议现场,全体常务委员在倡议书上签字,率先垂范,全力支持行业自律行为。
 
  记者从相关渠道拿到的这份自律倡议书上显示,为进一步提升保险行业财务会计工作规范化和自律性,维护执业秩序,努力为保险产业链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财务生态环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特向会员单位发出倡议。
 
  倡议的自律行为具体包括:在认识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维护财经纪律;在理念上,坚持依法合规;在理论上,承诺按照“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的职能要求,组织财务活动,理顺财务关系,健全财务机构,配备财会人员;在行动上,信守职业操守,坚决不做假账;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上,积极建言献策,争做表率。
 
  根据倡议书上所述,各会员单位根据倡议书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系统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导和倡议,以推动倡议精神在行业内全面落地实施,敦促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倡议书内容。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