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装备工业上半年稳中有进 转型发展有奔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6日

  加快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发展,首先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第三,应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工业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工业增加值实现稳步增长,船舶工业实现好转,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出口交货值增速持续下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投资需求持续低迷、新兴产业过剩风险增加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国发展装备工业,首先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除了要选择在重点区域启动建设一批装备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开展行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之外,还要组织实施装备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及科研或产业化专项,论证启动机器人、3D打印等一批新兴成长性产业扶持专项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特别是要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创新应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进,鼓励制造企业与使用部门共同开展研发,促进研发成果应用。

  其次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一方面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智能制造在生产工艺过程、企业管理和服务、能源管理、物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加快开发一批智能装备和产品,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另一方面则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同时结合“互联网+”计划,加快开展工业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搭建合作平台,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转型。

  第三,应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不但要加强对国际装备制造业前沿技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跟踪,鼓励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对境外创新资源的并购,与国际同行开展实质性研发与创新合作;还要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国家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国外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在低碳制造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特别是要支持引导国内优势装备企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石化冶金设备、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海外并购、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和经贸区建设,继续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佳霖)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