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万能险摸底数据首次上报 监管政策引而未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6日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虽然保监会在今年3月份对中短存续期类万能险踩下刹车,但上半年数据显示,万能险保费仍在狂奔。
 
  上个月,中国保监会摸底上半年万能险数据,要求寿险公司将万能险期限、结算利率、投资情况等数据上报。业内人士估计,这是监管部门对万能险流动性风险、资金运用风险等进行一次详细摸底。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倚重万能险的做法未来将受到更严厉的监管,一些寿险公司上半年开始主动转型。
 
  首次上报详细数据
 
  7月上旬,国内寿险公司接到一份紧急通知,要求按附表要求填报2016年1~6月公司万能险业务数据,并于第二天上报。
 
  与保险公司按月填报的常规数据不同,这次要求上报的数据很详细,一些指标还是首次出现。根据要求,各寿险公司要将3年以内、3~5年、5年以上等各档存续期限下保费排名第一的万能险产品上报,上报的指标包括规模保费收入、险种类别、最近月份的结算利率、所对应万能险账户的收益率,以及对应万能险账户主要资产的配置品种前三位。
 
  “保险公司在每月上报的常规数据里面,会提交万能险的基本情况,但是这次附表要求填写的非常细,细到账户的投资情况,过去这些数据没有对外披露过。”某保险公司精算部门人士表示。
 
  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个附表既包括了产品数据,又包括了投资数据,打通了保险公司的产品部门和投资部门,其用意不言自明,即希望了解万能险这类产品的流动性风险、资金运用风险、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以及利差损风险。上述几大风险正是目前保监会聚焦的行业十大潜在风险之列。
 
  并非针对中短期产品
 
  据各个寿险公司反映,此次上报的数据并非单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中长期万能险数据和投资账户情况也要求提交。
 
  今年3月份,中国保监会曾出台史上最严厉的万能险新规,要求停售3年以内的中短存续期产品。
 
  新规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备受市场关注的万能险持续降温。新政实施以来的4月份至6月份,每月均有超过30家寿险公司总保费环比负增长。保监会披露的“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本年新增交费”以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为主,累计规模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1~3月、1~4月、1~5月、1~6月的增速依次为209.53%、199.35%、171.92%、143.16%。
 
  然而,依靠万能险做大保费规模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1~6月的保户投资款数据显示,上半年万能险规模保费同比去年仍然有超过100%的增长。
 
  在利率不断下行和资产荒的环境下,这类业务仍然快速地积累起资金,容易增加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构成行业隐患。
 
  监管政策引而未发
 
  本次万能险摸底数据已经在7月份上报,但是结果并没有对外公布。业内纷纷猜测,对于万能险的监管是否接下来还要祭出大招?
 
  不管“大招”如何,保险公司倚重万能险的做法将受到更严厉的监管。一些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寿险公司在上半年走上了主动转型之路。
 
  据了解,曾经被指为业务激进的珠江人寿,在2015年实现盈利后旋即改变了发展策略。今年年初,珠江人寿大力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上半年的中短存续万能险已经降低至50%以下。公司前6个月的新单规模保费达到164亿元。
 
  被称为保险黑马的富德生命人寿,则重点抓续期业务和品质管理,对抗流动性风险。8月9日,在富德生命人寿召开的内部会议上,公司总经理张汉平表示,今年以来,公司续期业务各项指标不断打破“天花板”。7月,富德生命人寿在个险渠道、银保渠道保单的13个月继续率和25个月继续率达到90%以上,续期业务的四项核心指标突破90%,成为不少同业羡慕的对象。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富德生命人寿银保保费1050亿元,站上银保市场第三名的位置。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