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0日
徐 骏作(新华社发)
在一些微信群里,不法分子用几十元的蝇头小利诱骗人们“有偿开户”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友谊支行就成功堵截了一起利用微信诱骗学生出售银行账户的事件。据介绍,出租或者出借身份证件或银行卡账户,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他人借用自己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可能成为他人金融诈骗活动的“替罪羊”;因他人的不正当行为而致使自己的声誉和信用记录受损等。杜绝这一问题,除了相关部门创新监管方式之外,个人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小失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