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如何找准脱贫致富的“适生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0日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培育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立足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地区精耕细作,找准各种富民产业的“适生区”,便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富民产业找准“适生区”,要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去年以来,甘肃出台实施“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聚焦6220个贫困村,精准发力。甘肃各地也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优势,探索出台了一些专项扶持政策,为产业“造血”注入了原生动力。

  为富民产业找准“适生区”,要立足特色才能更出色。为突出特色优势产业,甘肃大力巩固和发展草食畜、优质水果、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制种、酿酒原料等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除了“舶来品”油橄榄,甘肃地产的定西马铃薯和中药材、静宁苹果、武山蔬菜、兰州百合、武都花椒、牛羊肉等特色产品近年来也在市场上扬名立万,打出了品牌。这些优质农家土特产经过产业化培育后,进入市场便成为香饽饽,不再“藏在深闺人未识”。

  为富民产业找准“适生区”,既要抓产业也要盯市场。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经过市场洗礼,否则品质再好、优势再大,没有市场接纳也最终难有出路。除了传统的“订单农业”,以陇南为代表的甘肃贫困地区近年来还大力发展电商扶贫等新模式,主动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填补地理空间上的劣势,尽最大努力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不仅为当地群众脱贫找到了出路,也为更多的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了产业富民的新路子。(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