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李克强:靠改革促升社会投资 吸引进入社会服务领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0日

    李克强:靠改革力度促升社会投资温度
 
  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
 
  □据新华社电
 
  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各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作出进一步部署。
 
  李克强说,我国仍处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乘数效应、结构效应,并可拉动消费和增加就业,是适度扩大总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投资包括民间投资和混合所有制投资,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抓住产业升级、新经济成长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薄弱领域建设带来投资空间拓展的机遇,顺应新旧动能转换趋势,在用好有限的政府资金的同时,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防止投向产能过剩、污染环境的行业等,而是更多用于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促进发展的千钧之力。
 
  李克强指出,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要依靠改革的力度促升社会投资的“温度”。一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不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程序,而且摘掉所有制歧视的“有色眼镜”,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清除各类制约社会投资的显性或隐性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更优的投资环境。二是落实好营改增等减税清费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创新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进一步规范和清理贷款中间环节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存贷款利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赋予贴近企业的基层金融机构合理信贷权,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步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强化法律保障,增强市场契约精神,尽快开展清理偿还政府欠款专项工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创新投资方式,统筹推进价格等改革,推广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不仅在短缺的基础设施领域要加大力度,而且要吸引社会投资更多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地方规划明确的重点项目,有条件的都要创新机制,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并合理保护其合法权益。
 
  李克强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抓好既定措施落实,防止政策“悬空”。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反对不作为,提振企业信心,建立新型政商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形成竞相推改革、调结构、抓发展的局面。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