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要适应消费被手机“绑架”的现实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贤潮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1日

  出门看电影,和朋友外出聚餐,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养成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的习惯正所谓“钱包可以不带,手机不能不带”。“刚才听同事说,楼下的餐厅用手机支付满50元减8元,这一顿饭就差出不少钱。”在崇文门附近上班的董阿姨午餐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点儿不平衡。难道不用手机就该多花冤枉钱?(7月8日《北京日报》)

  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互联网进入到各行各业,改变着传统行业生态,极大地方便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其中,互联网+餐饮就是一例,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到美食,而且还能享受到比直接到店消费更优惠的价格,真可谓是一机在手,万事无忧!与此同时,手机“绑架”消费者的担忧也不绝于耳,让一些不会玩手机的中老年群体很受伤,他们只能望着优惠而无能为力,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内心感到很冤枉。

  不用手机导致多消费真得很冤吗?笔者以为,不然。目前,花样繁多的消费优惠,诸如限时秒杀、闪惠买单、满减活动等,大都是网络平台为了推广自己并争夺用户资源而采取的促销手段,消费者通过手机APP比价成瘾也是源于各种平台之间互相“掐架”,最终都是形成了“鹬蚌相争,消费者得利”的局面。所以,用手机支付享受到的优惠,大多是平台给予的,商家一般并不会让利,也不存在商家有区别对待的情况。

  再说了,“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带来的好处显然要比弊处多,这也是国家鼓励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作为使用手机的人们,都是正常的理性人,会根据事物的好坏选择用脚投票,一个手机岂能将其“绑架”?既然网上订餐、买单如此火爆,那也是人们用脚投票的结果,正说明了其符合社会消费倾向,符合商业市场内在运行规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积极投身于潮流中,拥抱“互联网+餐饮”。

  不善使用手机的中老年朋友产生跟不上时代,感慨成“古董”,这种情况是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阵痛,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但大可不必怨天尤人,不能因为不会用就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没占到“便宜”就感到冤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面对,敢于学习,谁说年龄大了就不能学习了?那只是人们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保持自己永远跟得上时代,而不会被时代抛弃。

  当然,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对于商家来说,老人群体越来越成为消费主力军。考虑到他们中的一些不能跟上节奏,商家是不是可以针对性地提供精细化的服务,照顾这部分群体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感受,而不是一味单纯的“互联网+”。总而言之,手机不会用导致多消费不能成为喊冤的理由,要么接受多消费,要么积极面对拥抱消费新业态吧!

分享:

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