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从万科股权之争看企业家精神隐忧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盛垒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

  万科股权之争备受舆论关注,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但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标杆性事件,无论如何它都将在经济发展史上留下印迹。

  作为万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王石的企业家精神算业界翘楚。然而,他所领导的团队在此次危机处理中的种种表现,显然值得商榷。尤其是表现出来的“傲慢与偏见”,不仅使万科多年积攒起来的优良形象差点毁于一旦,也几乎让企业家精神代言人的王石跌下神坛,暴露出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种种缺憾和隐忧。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应当具有哪些新内涵?

  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重振企业家精神尤显重要。真正伟大的企业家首先要有超前的危机意识和相应的创新应对能力。创新经济学之父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归结为不断创新的精神。他明确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能力。

  时至今日,国内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将大量精力放在产品或商业模式创新上,却对危机和风险缺乏预见性,因而忽视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万科既没有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合伙人制度、百度的双层股权设计,也没有出台像周鸿祎等利用协议保障自己权利的补救措施。正是在企业制度架构、控制权架构上作为不足,才间接导致了股权之争,这也是万科饱受诟病的地方。

  其实何止万科,从20年前的“君万之争”,到5年前的“国美内斗”,以及当前的汽车之家易主危机等,类似的股权争斗案例屡见不鲜。这些鲜活的教训一再告诫企业家:要重视打造和完善公司治理法律架构,利用公司章程、一致行动协议以及反股权稀释等办法,来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企业制度架构上不留隐患。这是中国许多企业家必须补足的“短板”。

  市场是讲究利益和规则的场所。市场最残酷,但也公平。任何一个公众公司,都得接受这种洗刷和历练。在公平的市场语境下,万科没有特权歧视任何一个收购者,即使认为他是野蛮人也不行。只要宝能的收购合法合规,其权利就理应受到尊重。当然,万科可以启动相应方案予以积极防范。但遗憾的是,万科及王石的应对措施表现出了不职业的一面。实际上,当争议产生或风险来临时,当下很多企业家容易忽略规则,弃法律于不顾,转而寻求其他路径。如果不抛弃和转变这样的思维方式,又何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总之,企业家都会离去乃至老去,但企业家精神永远长存。西方企业制度发展历程表明,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扩展和创新。此次万科股权之争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长之路仍很漫长,但只要在路上,就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分享: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