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经济日报评论员:解决南海问题的正确路径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30日

  最近,来自亚洲、非洲及欧美的众多国际法学者齐聚海牙,就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及其对国际法治的影响举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仲裁庭管辖权裁决的合法性提出普遍质疑,对强行推进南海仲裁给国际法治造成的伤害表示担忧,同时呼吁通过直接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南海争端。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是我们的主权和责任;在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上采取有关行动,与任何国家无关,是我们维护自身主权的正当反应。所谓的南海问题,在美国力推“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前,本不是什么问题。200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达成了共识。在中国的推动下,中菲双方一度围绕建立对话机制、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共同开发等进行友好协商并取得积极成果。

  遗憾的是,随着外部势力对南海事务的介入,菲律宾2013年1月22日单方面就中菲有关南海问题提起仲裁,关闭了与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大门,并违背双方关于管控分歧的共识,采取一系列侵权和挑衅行动,导致中菲关系和南海局势急剧恶化。菲方违背中菲之间达成并多次确认的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有关争议的共识,而且违反其在相关宣言中作出的承诺,是对“约定必须遵守”原则的破坏和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滥用,不符合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在国际上某些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菲律宾无视中菲从未就其仲裁事项举行任何谈判的事实,执意将应由双边谈判解决的争议诉诸国际仲裁,其目的就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为外部势力介入提供条件,暴露出其别有用心的一面。

  和平解决争端,符合各方利益。中国和菲律宾是“搬不走的邻居”,双方有一些分歧和矛盾可以理解,但应该理智地面对面坐到双边的“谈判桌”前。借助外部势力,妄图通过缺乏法理权威的第三方来裁决矛盾,从来都不可能达到目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也不利于菲律宾自身利益,还可能会破坏通过和谈加以解决的路径。

  当今世界,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发展繁荣是民心所向。各国有能力通过对话合作维护安全和发展环境。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是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愿同更多国家一道努力,通过建立规则机制管控危机,通过增进互信缓和紧张,通过政治手段化解危机,通过与直接当事国友好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议,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打造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