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三部曲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0日
鹧鸪村是“状元故里”,赣南第一状元郑獬的故乡。6月16日,笔者走进宁都县会同乡鹧鸪村,由白莲、葡萄、杨梅、脐橙等组成的5000亩“绿色产业的基地”焕发勃勃生机。
喜迁新楼房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驱车前行,山腰间,8列共68幢集安置与移民的楼房整齐划一地展现在眼前。主体工程已完工,不时有满脸喜悦的村民前来观看。不远处,一期的15幢已陆续有村民入住。
5年前,在鹧鸪村468户居民有323户住破房危房。2013年6月,鹧鸪村被确定为集易地搬迁与贫困安置房试点村。5年的时间让这里发生喜人的变化。
“新房舒适又漂亮,人住着都更精神。”56岁的贫困户周贵清告诉笔者,他妻子身患重病,以前住的小土屋破烂不堪,日子过得很艰苦。如今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搬进了新房,日子有了新盼头,脱贫致富更加有新希望。
修通致富路
人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可鹧鸪村因交通闭塞,这片美丽肥沃的土地无奈一直沉寂。
2013年以前,通往鹧鸪村的路只有一条路面硬化,且仅有1300米长,其他全是泥巴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水洼一片,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受制于落后的交通条件,村民想发展适合的特色产业十分困难。
从2014年开始,在县政府办的支持下,村里新增路面硬化5700米,建成两座便民桥,这一切正悄悄地让这个小村发生变化。
“公路修通后,技术进得来,
产品出得去。”村民彭九生介绍说,目前,鹧鸪村的葡萄、杨梅、脐橙采摘园就达5000亩,得益于农特产业发展,村民年人均收入近6000元。
发展乡村游
5月香甜杨梅红遍山,6月荷香扑鼻来,10月漫山脐橙挂枝头…… 鹧鸪村,高大雄伟的“状元故里”牌坊矗立村头,古老厚重的郑氏家庙坐落在村中。此处山明水秀,文化底蕴深厚。
路通百业兴,鹧鸪村村民深有体会。自乡村主道硬化后,每到周末,自驾前来休闲的城里人骤然多了起来。如今村里新增2家农家乐,杨梅、葡萄、脐橙、白莲等农特产成俏销货。
“珍惜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状元文化博览园’。”彭业民是鹧鸪村回乡创业的能人,为了村里的发展,个人垫资10几万元建设停车场、美化溪沟,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游,吸引户外游客。“要利用家乡的青山绿水,带领村民一齐过上好日子。”彭业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