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食品安全:“共治”才能“共享”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纪春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7日

  国务院食安办等17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6月13日至6月27日期间,围绕“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主题宣教实践活动。

  在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记者注意到有句口号十分打眼——“农民捍卫食品安全”。在这个村庄,每名村干部都是食品安全监督员,每人分管一条街,每天巡查一次。袁家村所有农民经营户都写下庄重的食品安全承诺,并制作成牌匾高悬在醒目的地方。

  现在,袁家村正在收获食品安全带来的好处:这里每年接待游客400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卖豆腐脑的曹大爷,一年毛收入就有86万元;“粉汤羊血”的经营者董芳梅,一年毛收入300万元。

  袁家村的故事,是对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最好诠释。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殃及上下游的食品安全,这需要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生产者诚实守信,也需要监管者明察秋毫。食品没有“零风险”,监管必须“零容忍”。对屡教不改、严重违法违规的经营者,监管就该“亮红牌”,通过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为良心商家腾出发展空间。

  在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改正的经营者,会得到消费者的谅解,最可怕的是主观恶意、不思悔改。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网络平台无照经营的黑作坊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前不久,“饿了么”公布整改进度:平台日均注册商家2116家,有677家被淘汰,淘汰率超过30%。这家公司亡羊补牢,立即筹建食品安全部,专门负责食品安全。“饿了么”没有因为问题被曝光而倒掉,积极整改换来了更多信任,平台日订单量近日首次突破500万。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离不开媒体和消费者的力量。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要敢于曝光、揭露,并提出客观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广大消费者则应该学会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信谣、不传谣,面对权益受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权。

  食品安全如同一只木桶,任何一块木板短了都不行。监管要铁面执法、企业要诚信经营、公众要勇于说不、媒体要激浊扬清,“共治”之后方可“共享”。

分享: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