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医治交通拥堵还得夯实汽车文明“软件”环境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7日

  如今,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最令人头疼的“城市病”之一,不仅大城市堵成“一锅粥”,连中小城市甚至乡村都难以幸免。这与我国全面快速进入汽车社会的大背景分不开,即使不少地方出台了限购令,也难以招架人们拥有私家交通工具的热情,甚至很多农村人也将小汽车作为结婚彩礼的“标配”了。

  虽然从汽车拥有量上来衡量,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但还远没有适应汽车文明,也就是与汽车社会相适应的一整套规则以及意识。这表现在部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时打手机、乱并线、乱插队、乱停车、乱穿马路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不文明的交通陋习也导致了道路通行效率大为下降,造成拥堵甚至交通事故频发。如很多道路因为乱停车变成了“单行线”,一些私家车主为了一己之便,想停就停,把学校、医院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既离不开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也离不开规则意识、守法意识等汽车文明“软件”环境的支撑。诚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靠多修道路、优化路网结构、鼓励公共交通;但如果人人都把马路当成自家的、把汽车当成自行车开,无论硬件设施再怎么完善、再怎么优化,也终究抵挡不住汹涌而来的交通乱象。

  近期,上海开展了交通违法大整治,为的就是纠正这些交通乱象,培养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守法意识,树立汽车文明新风尚。应该说,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市民素质较高、规则意识也相对较强,但这次整治行动中仍然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可见我们在改善交通“软件”环境方面大有潜力可挖。

  医治交通拥堵顽疾,既要靠政府部门,也要靠全社会。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不应置身事外,而应该从我做起,培养汽车文明、交通文明意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杜 铭)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