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驱动 脱贫劲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6日
 |
贫困户在基地务工,采摘蓝莓。
|
|
 |
以前的黄埠村。(资料图片)
|
|
 |
黄埠村里的500亩葡萄基地。
|
|
 |
黄埠沙坝仔新村一角。
|
|
□黄洁廉 特约记者钟炆秦 文/图
一排排小洋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瓜果飘香……近日,记者走进全南县城厢镇黄埠村,发现昔日市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已焕然一新。
黄埠村把建立扶贫产业基地作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共流转土地1400亩,创建了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让村民既能收田租,又能打零工,还能加入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
对于贫困群众,缺乏资金、技术是发展产业的最大瓶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关键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帮扶他们自己发展起来。”城厢镇党委书记黄健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基地和农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该村不少村民开始自主种植农作物,村民曾年清就是其中一位。曾年清在自家土地上种植近3亩黑花生,每亩产量约300公斤,她以每公斤11元的价格卖给黑花生种植基地的老板,光这一项年增收就近万元。
该村还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机制,构建“能人+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除了贫困对象以劳力入股之外,还引进能人以管理、技术、资金入股,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同时,该村分类施策,释放帮扶资金的最大效应,实施以奖代补,鼓励发展葡萄、桑葚、蓝莓等特色种植业,设立委托
贷款、
担保贷款,扶持具有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向扶贫产业倾斜。
在指导贫困群众发展农业产业致富的基础上,该村还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月秀生态果园流转土地500亩,其中流转贫困群众土地200余亩,对于流转土地的困难群众优先吸纳至果园务工。“我家流转了8亩土地,年租金3000元,而且我常年在这里务工,务工年收入有1万多元,有这样的收入我很知足。”在果园务工的贫困户曾贱英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