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城市雕塑不是“大”和“像” 莫沦为视觉垃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2日

  最近两则有关雕塑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则是山东高密出现了两个“全国最高最大”的泥塑“叫虎”(一种老虎雕塑),一则是湖南郴州出现世界最大的铜钱币雕塑,入选吉尼斯纪录。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加城市认同感,纷纷设计推出了符号性的城市雕塑,其中不乏精品之作,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与此同时,也有些城市在设计和建造城市雕塑的时候,不怎么考虑艺术性,甚至连基本的审美要求都做不到,最终让本可以成为“城市名片”的城市雕塑沦为了视觉垃圾,反而给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带来了损害。

  一些城市的雕塑似乎已经落入了一种窠臼,习惯性地围绕“大”和“像”做文章,当地出产大白菜,那就弄个几十米高的参天大白菜雕塑;当地盛产苹果,那就来一个硕大无比的大苹果。这种把原物简单放大充当城市雕塑的做法,说得轻点是缺乏创意,说得重点就是“没文化”。当这些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它们的“没文化”,很可能会被人当成是一座城市的“没文化”。反观国外,不管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街头的撒尿小男孩,还是丹麦哥本哈根市街头的小美人鱼,都没有以大取胜,也没有以像取胜,却享誉世界,甚至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象征。这样的差距,足以带给国内城市管理者以及规划、设计部门深刻的反思。(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苑广阔)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