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三公经费为什么“六连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6日

  巩固遏制“三公”经费成果,还需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深入持久地整肃“四风”。而进一步提升公开水平、强化权力监管、完善制度设计、严惩顶风违规,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抓手

  近日,100多家中央单位陆续在网上公开部门预算,社会关注度高的“三公”经费也一并亮相。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初预算下降0.1%,“三公”经费连续6年下降。

  中央八项规定从立规到执行再到渐趋常态化,其威力就在于严格执行“动真格”、矫正违规“零容忍”。在中央一再亮明“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反腐决心的背景下,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长牙齿的“真老虎”。而“三公”经费瘦身就是备受关注和最为直观的成效体现。

  信息公开功不可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曾几何时,以公费旅游、公车消费、公款吃喝为主要内容的“三公”经费居高不下,其根本症结就在于其透明缺失的暗箱操作,抑或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焉不详”。有公开才会有监督。为整治“三公”顽疾、回应民众关切,中央紧抓信息公开环节,要求中央各部门实施“三公”预算年度亮相,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使得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的最终用途一目了然。

  公车改革釜底抽薪。鉴于超标配车和公车私用成为助推“三公”经费高企的重要诱因,中央毅然推出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在内的“车改”措施。这一改革是对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釜底抽薪。2016年中央本级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较去年再减0.18亿元,就是由“车改”产生的涟漪效应。

  约法三章,一言九鼎。早在2013年全国两会闭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就代表本届政府郑重“约法三章”,其中包括“三公”经费的“只减不增”。中央各部门“三公”预算的逐年缩减,就是恪守“只减不增”自律要求的践诺行动,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向社会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构建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政治生态同样任重道远。巩固遏制“三公”经费成果,还需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深入持久地整肃“四风”。而进一步提升公开水平、强化权力监管、完善制度设计、严惩顶风违规,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抓手。(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玉胜)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