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吉埠老表的脱贫故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1日

    脱贫攻坚,干群合力。在过去的2015年,赣县有2.2万人脱贫。日前,记者深入赣县吉埠镇农村,对部分脱贫户进行了采访,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分享几个脱贫故事。
 
    党小组长就要带好头
 
    我叫戴华樟,家住枧田村,是村里的党小组长。
 
    这些年因为儿子的颈椎出了大问题,动弹不得,求医问药花了不少钱,把原本还不错的家庭拖进了贫困的泥沼里。儿子作为家里挣钱的主心骨失去了劳动能力,懂事的儿媳妇含泪去了外地务工,留下我这个老头在家里照顾儿子和孙子孙女。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紧巴, 我也很是着急。正在这急难之中,镇、村干部走上门来,帮我解决实际困难,多方联系医生帮我儿子看病,并动员我去村里的蔬菜基地务工。这是雪中送炭,我落泪了,关键时刻,还是组织有温暖。基地就在家门口,每天能有100元工资,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呀!可好事多磨,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去基地上班时,有村民泼冷水:“这可不能去,恐怕工资付不了!”因此,有少数村民做了一两天后便不去基地做事了。这时,作为老党员的我没有退缩,及时发声制止了这种冷言冷语,“发展蔬菜产业是件大好事情,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农民脱贫致富,这件事情搅黄了,吃苦的还是我们自己呀!”没几天,村民们又高高兴兴地到基地务工了。
 
    今年,经过严格考评,我光荣脱贫了,这段时间我更来劲了,整天在基地上忙活着,因为这基地就是我致富的阵地。
 
    山外的世界真精彩
 
    我叫张告华,樟溪村犁头湾人。打小我家就穷得揭不开锅,房子破破烂烂的,直到三十大几我才娶上了老婆。但我现在的新家安在了吉埠圩镇旁边,是响当当的市民了。
 
    去年,镇、村干部上门来劝说我盖新房子。盖房,钱从哪来?我没有什么手艺,打零工一年下来挣的钱不够日常开支。“张师傅,别担心,钱的事情,你找亲朋好友借点,我们帮你上银行贷点!”干部的话给了我信心。可在新房的选址上,一开始是选在老房边上的一块荒山地,想想因为交通不便,砖块、水泥、钢筋全要靠手提肩挑进来,这费用可就大了,再者新房即使建起来,凭我现在这样的挣钱能力,这借来的钱何时能还上呀?我又打起了退堂鼓。干部们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到圩镇去帮你物色一块!”一听这话我可来劲了。原来镇上为了帮我们这样的深山贫困户早日脱贫,特意在圩镇旁边规划了一片安置地块。众人帮忙盖新房,去年底我的新房建成了。
 
    在新家,电灯也不会时暗时亮了,用水、出行都很方便。找我做事的人多了,每个月可以多挣1000多元,照这样下去,向亲朋、银行借的钱也很快能还上了。我家还建好了一个车库,就等着买小车了。我老婆一个劲地说“托共产党的福,托干部的福”,整天乐呵呵的。
 
    种芋头住新房
 
    我叫黄几招,家住在大溪村。20年前,丈夫在广东工作时出了车祸,留下我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很是艰苦。
 
    去年上半年,镇、村干部来到我家,详细了解家里的情况,并建议我跟着村里的种芋大户一起种贡芋,那时我还很犹豫,但是他们说会给我提供化肥和技术的帮助,我就开始在自家的田里种上了两亩贡芋。
 
    当年7月,天气虽然炎热,但为了给芋秧上肥,我和堂姐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突然发现芋叶出现了一圈圈腐烂的情况,接下来是大面积的腐烂,吓得我赶紧联系镇里的帮扶干部。他叫我不要着急,并答应联系专家来帮忙诊治。专家很快就来了,并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都告诉了我。在他们的帮助下,芋秧的病情得到控制,看着一畦畦长势良好的芋头,我的内心既感激又激动。
 
    到了丰收时节,我的贡芋收获2500多公斤,全部由村里合作社收购,收购价6元钱一公斤,年底把账仔细算了一下,加上甜叶菊和打零工的收入,竟然有2万多元进账。2016年春节前,我家的新房子全部装上了新门,儿子搂着我开心地说:“妈妈,我家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钟倩倩 特约记者朱建华 谢建春 整理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