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项目上马须先做“健康体检”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在制定政策和上马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体检”。为政策、项目做“体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填表、收费、盖章等程序化动作,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作为,深入实际做好“出诊”,这样才能对于各种隐患漏洞“早发现、早治疗”

  近日,两则关于群众健康方面的话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是,据央视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罪魁祸首疑为学校附近的化工厂旧址。另一个是,甘肃省卫计委主要负责人近日表示,甘肃省政府去年10月印发《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将公众健康管理融入所有政策制定过程,推动了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反一正两件事,都聚焦在近些年人们愈发关注的健康话题。此前一段时间,个别地方在出台政策、上马项目和建设工程时,对负面因素评估不足,特别是对可能影响健康的土壤、空气、水质、食品等方面缺少细致深入的监测评估,致使群众健康受损,出现小范围的地方病、职业病,个别地方甚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此同时,在缺少“体检”把关的制度性缺陷的恐慌下,群众对不少“无辜”好项目和政策造成误解,个别地方还因此发生了群体性事件。

  所以说,在制定政策和上马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体检”。除了常规程序上的环境影响评价外,还应引入健康因素审查,并统筹协调环保、国土资源、农牧、林业、水利、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对土壤、空气、水质、食品等进行定期监测和综合治理。同时,在对即将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审查时,也应让卫生部门一同介入,对涉及影响公众健康的内容进行审核,以便及时纠正和清除危害公共健康的隐患。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严格“体检”的政策项目,必定经得起实践、时间和群众检验。

  为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除了要解决好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还要最大程度上做到让群众“少得病”。甘肃省给政策项目“做体检”的做法,无疑有利于让群众“少得病”。但是如果放眼全局的话,甘肃此举的积极意义已超出了医疗健康领域,值得各地各行业借鉴。在政策、项目诞生前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体检”的不仅是影响群众健康的因素,还有涉及法律、安全生产、简政放权等诸多方面的“诊断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为政策、项目做“体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填表、收费、盖章等程序化动作,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主动作为,深入实际做好“出诊”,这样才能对于各种隐患漏洞“早发现、早治疗”。(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