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知识改变穷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5日

    4月12日,记者走进新龙乡里田小学,学生正在新建成的塑胶操场上做课间操。据介绍,新龙乡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塑胶操场铺设和校舍改建、维修工程,全乡9个村小学的校舍和课外活动场地校舍焕然一新。
 
    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齐全的实验器材、现代化的音体美教学设备、干净整洁的食堂……安远县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步伐,实现智力脱贫。
 
    让“能上学”变为“上好学”
 
    安远县委、县政府教育精准扶贫的思路很明确:构建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教育发展的倾斜扶持工作机制,通过教育精准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为让贫困家庭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上好学,安远县加大改善贫困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资金的投入力度,县乡投入资金4460.52万元,在84所村小、教学点推进校园标准化“三年推进计划”建设,全县村小、教育点项目建设资金安排覆盖率达100%。目前,该县所有村小、教学点平房和砖木结构校舍已全部统一规划拆旧建新。
 
    提到教育,该县群众总是津津乐道三件事:在教育园区投资4900万元新建了寄宿制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子女就学问题;18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今年,每个贫困村将兴建一所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村完小以上学校将全部建成校园网、实现“班班通”。
 
    补齐精准扶贫短板的核心在教师。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安远县还找准“痛点”,把乡村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到位,把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保障到位。该县为边远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了生活管理教师,提高了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待遇、边远山区教师特殊津贴标准;建立了贫困地区教师专项补助资金,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积极性的提高,使得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现在,已有许多在县城借读的学生,逐渐转回到所在乡镇的学校就读。”安远县教育局局长黄镜明告诉记者。
 
    让“求学不易”变为“学而无忧”
 
    安远县山区多,山区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该县教育部门建立了全县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把信息采集作为基础性、重点性工作来抓,仔细调查,反复核实,将精细管理精准到户到学生。
 
    记者打开该县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扶贫对象、扶贫措施、学生家庭信息、贫困原因、享受优惠政策等信息尽收眼底。县教育部门建立了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对贫困家庭中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一全面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资助档案,对扶贫对象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贫困户子女需新增入册的,及时纳入扶贫补助范围。目前,该县1900个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贫困户子女纳入了扶贫补助范围。
 
    “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孩子就念不起书了。”安远县孔田镇上寨村村民郭朋娣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郭朋娣因治病欠下了10多万元外债,让本来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刚刚初中毕业的儿子李明面临着辍学的窘境。该县森林公安驻孔田镇上寨村扶贫工作队人员获悉后,立即到有关部门帮郭朋娣落实了贫困户子女“一免六补”的特惠政策。去年9月1日,李明如愿到安远县职业学校就读了。
 
    记者了解到,安远县对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对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分别给予入学资助、免除学费、一次性安排入学政府资助金等,坚决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生因贫失学掉队。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陈跃星 特约记者赖世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