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毒疫苗”保险补偿机制难题待解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5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尽管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保险补偿机制正在加速推进,但不少不良反应仍难获得保险赔付。有关专家建议,疫苗造成的全部损害均应纳入商业保险补偿范围。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国家卫计委网站也披露,将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鼓励建立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机制。
 
  事实上,针对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目前已有省市相继引入商业保险补充机制。保险公司也在尝试推出儿童疫苗险,不过都没有对接种单位责任损害等提出保障。目前,修订的新规草案也并没有明确疫苗质量问题、接种单位责任损害等是否应纳入异常反应的情况。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华琳建议,疫苗造成的全部损害均应纳入商业保险补偿范围。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朱俊生表示,要让保险公司这种市场机制接入整个疫苗的管理体制当中,如就接入新农保的承办一样,为降低赔付,保险公司本身有动力去监督疫苗的质量。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