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非法车险抬头 保监密集发文防范风险蔓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5日

  4月上旬,重庆保监局下发《关于加强业务合规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产险公司重庆(分)公司,加强业务合规性管理,清查辖内车辆保险业务来源,严禁与不具有保险销售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合作。4月初,保监会在一份文件中即点名“夸克联盟”形式类保险互助计划,指其存在涉嫌非法经营车险业务。

  虽没有证据表明,保监会在部署对全国范围内的非法车险业务进行打击,但援引不愿具名的监管人士的表述“各地银监局都在密切关注辖内非法车险业务”。

  月内已出台两份文件预警非法车险

  《通知》中称,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类不具有保险销售资格,非法从事保险业务的组织,通过投保返利等方式招募会员,吸纳车辆保险客户,再通过保险机构业务员“飞单”或直接与保险机构合作等方式将保单卖给保险公司。

  重庆保监局在文中称,上述行为极大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环境,损害消费者权益。

  监管历来严控非法保险业务的蔓延。这至少是4月以来保监系统第二份警示非法车险活动的文件。4月初保监会曾发文,警示互联网领域出现的非法车险业务,保监会在一份文件中即点名“夸克联盟”等类保险互助计划,指其存在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可能侵害消费者利益;扰乱车险市场经营秩序等问题。并强调线上、线下监管一致的原则。

  有地方监管人士表示:“近来不仅是重庆保监局,其他一些地方保监局也在密切关注辖内公司车险合规问题,但该行动并非保监会统一部署,是保监系统日常监管的需要。”

  截至记者发稿前,重庆银监局并未对《通知》出台的背景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

  “不具保险销售资格、非法从事保险业务的组织不仅包括一些互助组织,还包括部分创业型公司等,这些组织‘挂羊头,卖狗肉’,通过与一些保险机构业务员或保险机构合作谋取利益。”一位财险公司总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类保险互助计划误导消费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后发现,“被点名”主要由于“夸克联盟”提出的“夸克驾车风险互助计划”以“会员费”名义向社会公众收取9元初始加入费用,并承诺如果会员驾车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在交强险和三责险赔付后,超额部分可以享受共计最高80万元的车损和人伤保障额度。“夸克驾车风险互助计划”的承保、理赔活动已经基本符合商业保险特征,但运营“夸克联盟”的上海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并无关于其保险及保险中介资质的批复。

  2015年当中,保监会亦两次下发风险提示,指出一些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部分“互助计划”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极易造成保险消费者将其与保险产品混淆。

  事实上,早在2012年保监会下发的《关于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问题的复函》中便指出,“实践中,符合商业保险特征,以保险费以外名义向社会公众收取费用,承诺履行的义务中含有保险金赔偿、给付责任或者其他类似风险保障责任的活动,可考虑认定为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行为。是否认定,应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予以明确”。

  对此,一位保险精算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但车险互助商业味道过浓,不具有公益性,而且以高额回报为吸引,资金动向难以管控,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发改委于4月12日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显示,禁止个人和未依《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保险组织经营保险业务。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