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岁的李玲是寻乌县人,1995年嫁到会昌县珠兰乡金兰村。在珠兰乡,外来的媳妇不算少,可是只要说起这群外来媳妇,人们就会忍不住说起李玲。她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她通过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成为当地一名远近闻名的种果名人。走上致富道路后,李玲不忘左邻右舍,积极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大家富了,才算真富。”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村民走上了创业路。
示范种植大家乐
作为媳妇,除了要伺候好家人,李玲也希望还有自己的事业。
刚到金兰村,李玲也和其他媳妇一样帮着家里种点菜种点果。这一来,她就和脐橙树结上了缘。
“刚结婚那几年,家里一直都种脐橙。”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李玲说。因为数量不大,没有成气候,家里的
经济也比较拮据。
2000年,李玲带头在村里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了2000多株脐橙树。初来种植脐橙的她也没有经验,为了更好地掌握脐橙的种植技术,她不仅积极参加乡里举办的脐橙种植技术培训,还专门购买关于脐橙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有努力就会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她的脐橙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2000多株脐橙苗开花结果,屋子里的脐橙堆得满满的,这成了她致富梦的希望和桥梁。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周围几户村民也开始种上了脐橙。
方法相同,结果却不一样。邻居家的脐橙收果率不高,外观也不好看。大家都来咨询李玲。
要想给别人一瓢水,得自己先有一桶水。“村民除了种植经验不足,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是否还有别的原因?”李玲不停地琢磨。同时,她多次来到村民的脐橙园,帮助查看脐橙种植情况,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
春夏秋冬,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通过10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管理实践,李玲掌握了脐橙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一名脐橙种植能手。与此同时,跟着她来种植脐橙的几户村民收入也相当可观。
“种脐橙,让村民们增加了收入,也增强了生活的信心。”李玲说。最近几年,李玲的脐橙园里还解决了5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诚信开店卖农资
脐橙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很大的提高,李玲寻思着能否再做点什么。
2015年,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能否开家农资店。
据了解,珠兰乡经营农资的商人多数都是没有种植脐橙,如果能借助多年种植脐橙这个实践平台,不是能更好地销售农资?李玲决定在小密乡杉树排路口开家农资商店。
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却遭到家人的反对。
“一个女人家,搞什么再创业?”“家里这么多事情,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农资店?”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
李玲可不这么想,“孩子大了,自己会照顾自己。女人也要有自己的事业。”更何况,“种脐橙这么多年,有很多潜在顾客,也知道大家最需要什么
产品。”
李玲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她相信自己的勤劳、智慧足以经营好农资店。
说服家人、坚定信念。李玲甩开膀子开始大干。租店面、进产品、摆货架……价格适中、诚信经营的农资店很快获得农户的肯定,也让李玲积累了丰厚的经营经验。致富的梦想再一次被激情点燃。“如果不是当初自己敢下决心,也没有今天的成功。”
带领群众奔富路
“以前我家穷得连自行车都买不起,这几年跟着李玲种脐橙,我家年平均收入都有五六万元。村里几乎家家都盖起了3层小别墅,有些村民还买了小轿车。”珠兰乡金兰村村民赖长友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据了解,赖长友一家5口人,因为没有什么技术,只能靠农田吃饭。看着李玲种植脐橙搞得风生水起,赖长友按捺不住创业的心。他找到李玲,希望寻求她的帮助。李玲二话没说,满口答应。“你不懂,我教你。”买苗、施肥、剪枝……李玲手把手帮助赖长友。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日子好过了,不忘周边乡亲。”村民们这样说,只要周边果农有咨询请教,她总是挤出时间手把手地教,耐心讲解,将种植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果农。
作为当代新农人,依靠互联网加快销售步伐正当时。目前,李玲正在筹办农产品电商协会。她说:“我感觉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缺的不是技术、新品种,而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下一步,我不仅要办培训,还要将经验推广到全国其他脐橙产区,既叫响我们‘赣南脐橙’品牌,又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新型农民。”对未来的路,李玲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