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网”去贫困 “加”进小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

    过去定南县鹅公镇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当地群众发家致富一度被“卡脖子”。

    然而,仅去年一年,该镇脱贫群众1000多人,占总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06元增加到6354元。

    鹅公镇运用网络思维高位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产业+电商+扶贫”抓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寻扶贫出路,电商开通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偏远乡镇和贫困农民来说,致富首先要找对路。“找对路子,脱贫致富就有希望。”该镇镇长黄斌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找到一条标本兼治,“输血”“造血”并举的扶贫之路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该镇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对全镇1382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通过贫困“大数据”分析制定出“产业+电商+扶贫”扶贫办法。

    脐橙是该镇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脐橙受中间流通环节影响较为严重,常常出现“市场有价、批发无价”现象。对此,该镇以脐橙产业为试点,大力发展脐橙网络电商产业,通过与赣州万胜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让农户在该平台开设网店,直接面对客户。而产品从推广和店铺建设到打包、物流则由政府和平台解决。

    “以前卖给中间商一斤脐橙价格在0.7元到1.4元之间,现在政府免费帮我在万盛商城开店,自己能卖到2元至7元,价格翻了不止一倍,第三方也只收取销售总额的0.6%,相当于零投入零风险。”该镇大风村贫困户卢爱成说。该镇帮助果农在网上销售脐橙,果农人均年收入翻番。

    带百姓致富,干部会领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找到了脱贫途径,但没技术、没资金、没领路人一样摆脱不了贫困。

    由于贫困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对“互联网+农产品”并不买账。该镇通过组建“老干部+村干部+年轻干部”结构的电商扶贫小组,将老干部群众基础好、村干部对产业情况熟悉及年轻干部技术能力掌握强等特点有效结合起来,迅速让贫困农户接受农村电商。为提高小组成员的业务能力,该镇组织成员在线学、实地学,并建立技术微信群等,随时方便交流沟通。该镇还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先进户+落后户”的帮带方法,让贫困户脱贫不掉队。

    “我为鹅公脐橙代言,这里的脐橙绿色环保无污染,口味鲜美……”这是国台办对口支援定南县挂职领导邓壮为该镇贫困户果园推广视频里的一句话。该镇通过采取“领导代言+农户责任状”等制度落实,对该镇电子商务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对该镇农产品进行了信誉度体系建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双重作用。

    提产业动力,谋发展新路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该镇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激起了当地群众网络创业的热潮。

    通过电商扶贫不仅增强了贫困户的致富“造血”功能,还有效促进了快递、物流、仓储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产业结构和就业岗位。

    该镇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全力支持宁定高速建设,率先保质保量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及乡村路网建设,有效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修建大交通格局,同时通过总投资1.5亿余元的鹅公新市场、崇德社区、恩德社区、红岗社区和迳口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双轮驱动发展。

    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该镇结合网络电商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和销售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再通过“网络众筹”方式引进资金和技术,采用农民土地入股和就业支撑的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看到家里的变化,村里将近一半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准备在家里干事创业。”该镇大风村党支部书记卢炳荣高兴地说。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温梦娇 特约记者叶兴华 郭华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