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解放思想激活力促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1日
在全市首创将多个项目打包成一个PPP项目、由政府贴息帮助贫困户光伏脱贫全覆盖、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用三年修通1500公里通组公路……芳菲四月,记者走进兴国,处处感受到解放思想带来的发展成果。兴国县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突破藩篱,转变观念,挖掘利用各种潜力和资源为发展服务,激发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如何打破桎梏,实现思想大解放?兴国县坚持县级领导带头,通过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领导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兴国讲堂”,围绕电子商务、PPP项目等操作实务进行讲座,帮助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先进理念、丰富知识,增强党员干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东莞举办兴国在粤乡贤恳谈暨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客商回乡创业;组织人员到乐平县、永丰县等地学习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开阔视野,增强本领。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破解发展难题。思想的解放激发了该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面对医疗、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及开发区配套不足的现实,兴国县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撬动民间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为此,该县打包推出“兴国县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包”,涵盖新建人民医院、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项目总投资9.39亿元,并成功与省建工集团签约;同时通过进出口银行、赣州银行等争取贷款20多亿元,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等建设;争取农发行金融支持,提高补助标准,计划用三年时间修通全部通组公路1500公里。
思路一变天地宽,机制一改活力来。为实现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效益最大化,该县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创造性地把实施“菜篮子”工程与保障学生营养餐食材供应及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学生营养餐食材“四统”(统招、统购、统配、统送)配送,实现学生吃得好、企业降成本、贫困户增收多方共赢。该县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乡村设立收购点,收购农户家自产的土鸡、土鸭、土鸡蛋等,贫困户仅需付出劳动力,就可获得稳定的收入。“菜篮子”工程与保障学生营养餐食材供应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一条兴国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如今,4元的农村学生营养餐,花样多、品种丰富,既营养了学生,又富裕了农民,成为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兴国县勇于打破桎梏,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做文章。面对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该县深入推进改革工作,破除体制障碍,制定了行政审批目录清单,将每项行政权力的名称、类型、法定依据、实施主体等一一列明,并第一时间通过县政府文件及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该县保留行政审批项目336项、精简143项、转办46项,全县行政审批时限总体压缩了50%以上,部分事项压缩比例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