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1日
|
□特约记者钟炆秦 文/图
人间四月,生机盎然。全南县处处涌动着主攻工业的热潮:一次次外出招商佳绩频传,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帮扶政策出台……
在经济新常态下,全南县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突围”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积蓄发展势能,工业经济不断攀高。今年1月至2月,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亿元,同比增长19.3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11.17%。
立题:产业集群聚能量
山多、树多,好项目却不多;量小、质弱,产业层次低,长期以来,工业一直是全南县经济发展的短板。面对日渐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该县积极作为,把内在潜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下大力气主攻工业,深入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现代轻纺、机械电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创新招商方式,蓄足工业转型发展强劲能量。
作为资源型山区县,全南县境内钨、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的生态环境、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该县积极策应国家投资计划安排和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高效低耗、低污染采选冶和精深加工先进技术,不断完善稀土、萤石、钨等矿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申报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矿山尾砂和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30多个,通过打造矿产品精深加工重要集聚地,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目前,该县氟新材料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广研光电三基色荧光粉及LED节能灯、晶鑫汽车尾气净化剂、松岩冶金3个项目被批准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借助“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基地建设机遇,全南县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在产业多样化、集群化上下工夫。通过打造矿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服装轻纺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和大力扶持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森林芳香花蕾深加工等骨干产业,推动产业间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产业体系,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破题:项目引擎强筋骨
松岩冶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国际化海绵钛制造企业,拥有从萤石矿开采到海绵钛产品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该公司一期氟盐深加工项目已成功投产,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海绵钛8000吨、氟盐7万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人均纳税67万元。
低用工、高产值、高税收的项目,正是全南县所追求的好项目。针对产业小而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该县主动对接具有引领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引进华星、包钢稀土等特大型国企入驻,努力将新引进的中核晶环锆业、天润风电、沃立美、生物制药项目打造成该县稀土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龙头。
目前,全南县依托省级氟新材料产业基地,已与全国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华星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合作建设3万吨无水氟化铝项目和总投资5.08亿元的氟化工基地。通过引进战略伙伴,该县已全面实现了氟化工产业的产品链条终端化,形成从产业开采、选冶到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打造成江西省重要的氟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氟化工产业年产值百亿元打下坚实基础。
充分利用好生态区位与经济区位双重优势,全南县进一步挖掘政策“富矿”,形成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与该县政策项目落地的“直通车”,努力将各种政策项目化。同时,该县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工作,谋划一批省、市重点实施项目,积极申报各级氟化工、电子信息、轻纺等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各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进物流体系建设,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后劲。
解题:创新驱动加速度
从过去的一台机器2人操作,430人每年生产200万套马达,到现在的1人操作3台机器,200人每年生产4.5千万套马达,依靠创新驱动,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个月可节省人工成本近百万元。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动力,工业发展也是如此。全南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奖”和500万元企业技改基金,助推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实现提质增效,确保企业技改投资占比50%以上。在政策扶持引导下,该县企业科技创新成风,仅去年一年,该县企业实施省市科技计划25项,新增专利申请量75件。
同时,全南县鼓励传统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壮大以创建自主品牌为方向的电子、基础材料、现代轻纺等传统行业发展实力;促进机械电子、农林产品深加工向品牌化、个性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延长钨、萤石和稀土的精深加工产业链;逐步培育生物制药产业和风电、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
过去,提到全南工业,想到的多是矿产、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近年来,该县改变招商引资方式,变引进企业为引进产业,利用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长藤结瓜,培育、带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扬电子,以新型高效光电材料研究、开发及出口为主的广研光电,涉足军工品、医疗器械、核材料等领域的晶环科技等环保型、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企业纷纷落户该县,促进该县工业产业结构加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