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01日
“对种植食用菌1亩以上的贫困户,按1000元每亩的标准进行补助;新发展花卉苗木1亩以上的贫困户,按600元每亩的标准进行补助……”近期,大余县内良乡贫困户梁雷凤看到县里公布的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补助标准时欣喜不已。眼下正是食用菌生产和销售的关键季节,梁雷凤正在忙碌地打理菇棚、采摘香菇,她种植的6亩香菇,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大余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施策,研究出台了“1+1+24”扶贫政策体系,打好扶贫“组合拳”,奏响“富民曲”。
今年初,大余县组织开展了“十大贫困现状”、12种致贫原因调查分析,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研究出台了“1+1+24”扶贫政策体系,内容涵盖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卫生计生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保障扶贫等24种模式,精准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摆脱贫困。该县落实21个牵头责任单位,根据24个扶贫政策子方案,安排2827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
该县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生猪、油茶、鸭业等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建立起109个扶贫农业产业基地,力争每项产业至少解决3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新城镇京州村积极打造葡萄产业扶贫创业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目前已吸纳22户贫困户发展葡萄种植,解决周边劳动力就业30多人。贫困户除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外,每年还可获得2800元的分红收益。该县还充分用好县、乡镇精准扶贫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中心平台,按照自愿和就近原则推荐扶贫户进厂就业。同时,打好政策组合拳,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创新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和农房抵押
贷款等
金融产品。目前,大余农商
银行、农业银行大余支行等银行根据《大余县“产业扶贫信贷通”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放贷,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等均可申请产业扶贫贷款。该县对有劳动能力和有生产经营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从事产业发展,2015年1月1日起申请金融贷款的,实行贷款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