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让困难群众展欢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连日来,上犹县营前镇干部走出机关,进组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结对帮扶的群众拉家常,谋发展,帮助他们选准增收致富路子,加快增收脱贫步伐。该镇对全镇5807名贫困人口进行梳理分类,因户施策,通过水底生财、借“光”发电和地上产金三种模式,有3893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水底生财财源来
 
    营前镇梅里村地处边远,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水源充足、农田地势较平缓,比较适合发展养鱼产业。近年来,该镇依托精准扶贫系列优惠政策,流转150多亩土地,成立稻花香生态鱼养殖合作社,聘请该村有多年养殖经验的扶贫户为技术指导员,为养殖户提供鱼苗和养殖技术,22户精准扶贫户筹措25万元,投放30万尾禾花鲤到稻田进行养殖,年利润有15万元,户均年纯收入在7000元以上。村民黄居训高兴地说:“以前种植水稻,每亩收入只有300元钱左右,养鱼后有1万多元。”
 
    与此同时,营前镇还按照“大户承包、小户分包经营”模式,流转1000亩标准化鱼塘,分包承租给贫困群众进行精细化鱼塘生态养殖,推动全镇鱼产业发展,目前,全镇已有40多户贫困户发展鱼产业。
 
    借“光”发电照富路
 
    对营前镇蛛岭村樟树下的钟芳伟来说,早几年他心中没有“光伏发电”的任何概念,而2015年底,他却成了营前镇第一批率先受益于光伏发电项目的12户困难群众之一。“像现在阴天都可以发电产生效益,我们投资了2万多元,预计5年左右就可赚回本,以后就是纯效益了。”看着电表箱里一个个跳动的数字,钟芳伟笑容满面。
 
    营前镇加大宣传力度,以蛛岭村樟树下为重点,组织群众成立了光伏产业合作社,62户群众与晶科电力有限公司签订安装协议。为解决群众缺资金问题,该镇充分利用精准扶贫等优惠政策,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贫困农户承担一点的办法,为贫困户提供5年贴息贷款,解决他们设备安装费用难题。
 
    营前镇与晶科电力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约3亿元的协议,按渔光互补综合利用模式开发,利用千亩生态鱼养殖基地塘面,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方式,建设营前镇3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的家庭用电,富余电量还可以接入国家电网,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目前,仅蛛岭村就有100多户贫困户报名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地上产金促增收
 
    营前是库区,也是山区。该镇立足山地优势,打好生态牌,向山地要效益。
 
    该镇新溪村王龙片有数百亩山地几近荒芜,该镇政府遂邀请营前雾毫茶场林老板开发山地种茶叶。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思路,通过“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开发建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茶叶销售”模式,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到茶园务工就业,由基地提供种苗给困难群众发展茶叶产业。为拓宽群众视野,增强种茶信心,该镇还组织20多名困难群众到遂川县参观茶叶生产情况。目前该镇茶叶基地发展到了480亩,并将周边山地列入发展规划。新溪村村委会主任钟元模高兴地说,20多户困难群众在基地带动下既种植了茶叶,又在家门口务工就业,是一件开心的事。
 
    以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为突破口,该镇上湾村将花屋、花园、桥头和琴岭等组150多亩田地进行集中流转,引进瑞金客商杨老板发展大棚西瓜种植。从去年11月开始,大屋组的低保户曾金凤夫妻俩天天去西瓜基地上班。曾金凤由衷地说:“如今不出远门也能挣钱,离脱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如今,该村已有30多户困难群众与曾金凤夫妻俩一样在基地上班。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黄传章 钟秋梓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