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别让“假种子”伤了农民的利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2日

  近年来,假种子坑农事件在个别地方不时发生,让相关农户损失惨重。

  民间有谚语说,“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如果种子是假的,农民就压根不会有收成,连生活所需的口粮都可能出现问题。

  由于监管不到位,有些假种子经营者唯利是图,而个别农户缺乏法律意识,贪图便宜,种子买卖过程中往往不签订书面协议,只要价格合适,农户就花钱买入。假种子经营者深谙规则,一旦假种子事发,农户往往陷入举证无门的窘境,只能“吃哑巴亏”。

  假种子坑农这一难点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还要入脑入心;宣传不是走过场、讲形式,而是要将鉴别种子真假的知识、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农户,让他们不再让“假种子”伤了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到种子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把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作为种子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整顿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还要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彻底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全方位开展市场监管检查,全面加强种子生产源头治理,让制假贩假者无所遁形。(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羊羊)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