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近日,上班高峰时段,河南郑州市一路口线缆垂落,交通受阻,车辆无法通行。有过往市民和司机看到后,为了方便自己和他人,主动当起“托举哥”,暂时疏通过往车辆。这些“托举哥”称这种场景已不是惊现,而是常态。
【短评】 面对下垂的线缆、受阻的交通,热心的郑州市民挺身而出,主动当起“托举哥”,这种精神值得点赞。另一方面,这一问题多日得不到解决,暴露了当地相关部门的失职,以及城市的管理不到位。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服务需要精细化,面对交通、公共设施的损坏,市民需要“托举哥”,更需要高效到位的管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