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A股布局策略初显 去年底加仓46公司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8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时超
随着“万宝之争”进入新的博弈,A股市场的险资持仓情况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17日,万科A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关于申请万科A股股票继续停牌的议案”。此前公司曾公告称,将以发行新股方式购买深圳市地铁集团下属公司股权,初步交易对价400亿至600亿元。而无论来自万科高层的声音,还是分析师的言论,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宝能系(持股比例达24.26%)对于该议案的表态,均显得至关重要。
实际上,自去年末险资在A股市场掀起一波举牌潮后,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日渐加重。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6日,已公布2015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46家在去年四季度获得险资增持,其中新进家数达到27家,占比接近6成。
不过,受访业内人士也表示,险资的布局多为中长线或经营战略考虑,存在短期波动风险。
进可攻退可守
导报记者统计发现,险资新进股份最多的为亚太股份,太平人寿购入其1600万股;新进股份占比最多的为赛升药业,险资去年四季度新进数量占公司流通股比例达11.41%。另外,航天电子、万业企业和世联行新进险资持股数也均超过700万股。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被险资青睐的上市公司中不乏鲁股的存在。如石大胜华在16日发布的2015年年报中就显示,公司新进险资一家,持股57.3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3%;而万华化学的险资持股数量在去年四季度上升至5231.32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2.42%。
从险资布局结构上看,医药生物、房地产、化工、汽车和休闲服务等行业都受到了青睐。其中,以万科A为代表的房地产板块最受欢迎,仅万科A在去年四季度被险资增持的数量就达到2.84亿股;其次是医药生物板块,如险资新进公司中,其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最大的赛升药业、三鑫医疗、京新药业均为相关公司。有分析人士称,业绩优秀、成长性好使得该板块个股在大盘持续震荡时间较长的背景下,进可攻退可守,风险系数较低。
其实,在去年险资举牌潮时,敏感的投资者就已看到这一倾向。如安邦举牌的同仁堂、大商股份等,国华人寿举牌的有研新材、天宸股份等,前海人寿举牌的中炬高新、明星电力等,都集中在业绩支撑稳定、风险抵御能力强的行业。
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共有36家上市公司受到了10家保险公司举牌,投资余额合计3650亿元,集中在房地产、商业贸易等行业。对此,保监会主席项俊波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是二级市场正常、普通的投资行为。“举牌这36家上市公司所投入资金,占整个保险资金运营余额的3.3%,是很小的比例,平均持股比例是10.1%,其中21家是蓝筹股,投资余额占全部被举牌股票的93%。”
有增也有减
“蓝筹股的估值合理,业绩预期明朗,加上险资有加强权益资产配置的需求,使得举牌现象有所增加。”中诚顾问金融业分析师魏庆明表示,央行多轮降准降息后,银行存款和债券收益率持续下滑,权益类投资成为险企投资收益提升的重要动力,故上市公司股权成为险资热衷的投资品种。
更有分析人士表示,2016年可配置的保险资金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按照当前10%-15%的配置水平,理论上今年将有4500亿至6000亿元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
当然,险资并非一味增持。相关统计显示,除对上述46只个股布局外,险资去年四季度也对17只个股进行了减持操作。其中,太平洋被减持股数量排名居前,达到1.79亿股;减持比例最高的是有研新材,高达95%。此外,歌尔声学、西南证券、梅花生物)等,险资已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
导报记者注意到,险资上述增减持操作与券商等分析机构给出的报告相符。如增持个股中,多数获得了“增持”以上的投资评级。其中,中航地产、赛升药业、世联行等均获得了机构给予的“买入”评级,体现了机构的看好态度。
而与之相应,多数被减持的个股也未获得券商等分析机构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