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如何识破网贷诈骗平台?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8日

  P2P又一次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银监会日前表示要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治理,特别是要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

  互联网金融中,由于失败导致跑路的主要是P2P网贷。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截至2016年2月底,“跑路/失联”平台共775家,占全部问题平台的比例高达47.2%。同时,问题平台占全部P2P平台的比例也高达35.8%。

  在问题平台中,造成负面影响较大的是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平台。在笔者看来,虽然非法集资作案的方式和花样不断翻新,但涉嫌诈骗的平台一般都通过“三步走”攻心战术来达到目的:第一步是给出诱人的高收益,第二步是承诺无风险、本息保障,第三步是强势宣传、拉公共机构或名人站台背书。

  不少P2P平台的“杀手锏”就是高收益,尽管P2P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持续下滑,但据银率网数据库不完全统计,目前依然有23%的平台收益率高于16%,其中收益率高于20%的平台占比近5%。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如投资人的收益率为15%,借款人的真实成本会高达25%左右。一般来说,借款人要付3%至4%的担保费、3%至4%平台中介费,还要取1%至5%的风险准备金给平台。如果按照等额本息法还款,借款人实际要支付的费用会更高。

  如此高的融资成本,大多数借款人是承受不起的,出现违约或坏账的风险非常大。因此,高于15%的收益率,基本上是不靠谱的,起码是不可持续的,投资者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另外,大多P2P平台都会明示或暗示保障投资者本金,甚至是保本保息,其所宣称的保障方式一般有担保(小贷等)公司担保、风险准备金、平台垫付。然而,“免费的午餐”并不存在,P2P平台承诺刚兑基本上是不靠谱的,因为,不少P2P平台的所谓担保公司担保、风险准备金等本身就是假的。有些平台找的担保公司,其实就是自己或关联公司,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即使担保公司担保、风险准备金是真的,一旦坏账集中爆发,其担保能力、风险准备金的应对能力也非常值得怀疑。另外,P2P平台承诺刚性兑付,本身就违反了监管规定。P2P平台是一个信息中介,不是金融机构,其资本金、风控等应对坏账风险的能力有限,承诺刚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P2P产品时要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不盲从轻信,时刻保持怀疑精神。没有任何策略能带来无风险的高收益率。不要盲目相信对方的宣传,不要拿自己的本金作赌注;第二,设立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区间,不投有违一般经济常识的项目。目前,要学会接受较低的收益率。在不确定性很大的环境中,任何冒险的投资举动,都有可能把本金赔得精光。

  总之,投资者在选择平台及项目时,要思考一下自己的钱被拿去做什么了,借款人靠什么来支付利息?如果钱流向了不太阳光、收益无保障的地方,或是项目本身有违一般经济常识,那么这类项目最好避而远之。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银率金融研究中心P2P网贷组分析师 李先瑞)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