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马红漫:绿色创富引擎当全面启动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马红漫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6日

  “舌尖上的创业”带领山区百姓增收致富。有媒体近日报道,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原本是连片的贫困地区,如今通过开发当地绿茶树、山野菜等特色农副产品,将“绿水青山”变成一座座“金山银山”。

  事实上,湘西旧貌换新颜正是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此前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传统投资,虽然带动了GDP等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但却弱化了对自然资源破坏成本的考量。随着人口红利渐次消失、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原有高耗能、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成强弩之末,而生态治理压力也与日俱增,中国经济亟待探寻具有绿色竞争力新领域。对此,决策层多次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及时定调。湘西地区脱贫实践表明,只有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坚持在生态优先的边界框架下发展经济,才可能获得大自然的丰厚回馈,而此前“向山体要矿石,向山林要木材”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让地方经济陷入竭泽而渔的尴尬境地。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产业特色迥异、经济转型进程不同,湘西样板不可能被完全复制,但它足以表明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可以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走向富裕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在绿色经济转型的初期,囿于环保意识不到位、既得利益者掣肘等因素,内生变革动力往往较为脆弱,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给予外在推动。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实现经济与环保融合发展的经验观察,政策扶持与产业引导在绿色理念向各经济细胞渗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行政部门首先要树立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就此而言,干部考核指挥棒当与生态评估紧密结合,GDP等重要经济指标的统计口径也应将资源消耗水平纳入其中,以此倒逼各级政府部门从大局观、整体观着眼,切实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搭建平台。就具体工作而言,一方面,绿色产业的启动离不开大量资金配合与支持,融资政策理应向绿色工业、能源、交通、旅游等行业做出倾斜,通过降低借贷门槛保障相关实体企业获得一定成长空间。与此同时,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也应将与资源环境生态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因素纳入到决策体系之中,引导金融资源源源不断地为新兴绿色产业输血。此外,包括排污权、用水权等买卖交易制度需尽早明晰,利用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对过度使用、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当高屋建瓴地对产业发展予以规划,通过税收优惠、公共服务优化等举措鼓励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绿色产业转移,并大力宣传成功试点经验,以点带面地形成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全面唤醒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互依共存的美好情感。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