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代表们坦率从容,全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8日

  3月7日,两会进入第5天。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北京、云南等14个代表团举行了媒体开放日。至此,已经有26个代表团举办了媒体开放日。各代表团与境内外媒体面对面交流,回答记者提问,回应舆论关切。

  连日来,媒体对各代表团的开放日活动参与热情高涨,很多代表团面对的记者人数远远超过了代表人数。福建团有68名代表,迎来了93家境内外媒体的130余名记者;山西团代表人数70人,要面对60多家中外媒体的130多名记者;而拥有76名代表的江西团则吸引了80家媒体的150多位记者……

  记者们热情高,问题也很热辣:“黑龙江省GDP增速全国倒数第三和天价鱼事件怎么看?”“山西经济下行和反腐败有关系吗?”“海南的欺客宰客现象治理得怎么样了?”……

  “你这两个问题没有那么可怕”,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的回答显示了人大代表们面对“尖锐问题”的真诚坦率。亮态度、讲故事、谈措施,代表们不回避问题,开诚布公,回应积极。许多代表团还准备了采访手册,将代表们的联系方式留给记者,方便采访和会下继续交流。从容得体的言行背后,是代表们阳光开放的心态。

  全国人大会议各代表团首次向媒体开放,始于1995年。当时大会安排了一些代表团,在一定时间内,由全体人员或部分人员回答记者提问。之后,代表团开放的频率逐年提高,开放日最终形成制度。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在大会期间至少开放一次。

  “开放”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开放时间从个别时段延长到整场,回答提问人数从定额到全体代表,记者的提问机会从提前报名到更多随机安排。从2007年开始,公布代表团驻地地址和联系电话,实现团组审议过程直播,允许境外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直接采访代表。

  开放日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代表们从被动地回应记者变为主动邀请记者,从不太愿意回答问题变为主动发表意见。近年来,各代表团已将开放日作为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主动引导舆论。地方经济社会蓝皮书等已经成为不少代表团开放日的标配。

  两会开放日制度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民主法治不断取得进步的缩影。透过代表们的坦率从容,全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要言君)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