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国际舆论关切都在这里

来源:中国网    作者: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2日

  作为观察中国年度政治生活的“窗口”,每年两会都是外界近距离、全方位观察中国政经走向的重要机会。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两会的焦点议题;2016年也是我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面对内政外交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两会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大计;2016年开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举一动吸引世界关注,两会将对外传递重要政策信号。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规划纲要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谋篇布局,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如何更加清晰地展现,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如何能够进一步扎实推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国际体系动荡发展背景下中国外交将有何种新的作为,外界关注2016年全国两会,实为关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及其对中国未来走向及世界发展的影响。

  “十三五”规划纲要 

  今年两会的一大重要议题是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两会如何进一步明确“十三五”规划目标,细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备受关注。如何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实施,如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如何降低企业成本和巩固实体经济基础,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打好扶贫攻坚战,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环境质量等,都有赖于“十三五”规划纲要予以明确,也都有可能成为两会期间外界关注的议题。同时,中国如何设置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五年经济增速、新增就业率、登记失业率及物价涨幅等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开局“意外”频现,经济形势及前景走向牵动世界神经。“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如何定调、结构如何转型,成为外界研判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时间窗口。外界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发展总基调,包括如何调控宏观经济、如何平衡增长与改革的关系、为保持经济增长将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与措施。围绕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和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稿,外媒已经注意到,在经济下滑可能诱发多种风险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再度强调今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二是经济增速,主要表现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中国如何制定新的经济增长目标,外界纷纷猜测今年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有观点猜测2016年全国经济增速将调低,但也有对GDP增速作出的具体猜测,或为6.8%、或为6.5%,其中有日本媒体甚至猜测将达到7.0%。

  重点领域的改革举措 

  从目前舆情反应看,经济领域改革及相关政策举措备受关注,内容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尽管有声音质疑我改革步伐及成效,但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中国仍被寄予厚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两会推出何种“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控制和承受改革阵痛,某种程度上不仅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将影响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备受期待中也夹杂对这一改革真正意义及成效的观望。外界关注的财税体制改革包括减税改革、房产税草案、环保税立法等;关注的金融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业市场化、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国企改革2016年将步入“政策落实年”,更加侧重提高效率、减少垄断,特别是在2015年国企结构调整与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基础上,今年国企改革兼并重组步伐及新的政策举措都将受到外媒关注。

  与“获得感”紧密相连的民生问题 

  一是脱贫攻坚。到2020年使现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郑重承诺。“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局结果至关重要。中央会否在两会上对脱贫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是外界关注的一大话题。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近期习主席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开放封闭式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引发网上对“拆墙破院”的热议,也受到外媒关注。有关对“拆墙”带来安全问题、侵犯产权的担忧甚至延伸到对我社会治理和决策透明度的争议。三是环境治理。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外媒对我诟病的重点话题,近期美国《纽约时报》等部分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出现炒作“环境污染问题影响民众健康”的新迹象。结合去年两会前夕《穹顶之下》引发的关注与热议,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百姓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的背景下,两会期间的环境话题有可能仍是关注热点。四是慈善法草案。今年人大会议要审议的慈善法草案引发关注,外媒认为立法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有助于帮助消除贫困,但也敏感地联想到对境外慈善组织的管理,与征求意见中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联系评论、表示担忧与质疑。此外,老龄化社会的应对、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二胎政策)的落实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具体举措、2016年就业形势等也受到舆论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 

  年初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六次全会召开之际,外媒对我过去三年的反腐败工作进行回顾,普遍对我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一系列反腐败举措彰显我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在预测下一阶段反腐败工作时,外媒聚焦未来反腐败工作着力点,指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政治警觉性将是2016年中共反腐倡廉工作的首要重点,这也意味着反腐败工作将力争进入“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新阶段。外媒对我反腐运动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这项运动在基层深受群众好评,有助于在十九大之前重塑中国的政治景观。2016年两会的反腐话题,有关反腐力度、制度反腐等的讨论可能仍将继续。而两高报告历来是外界观察我反腐及法治建设成效的重要载体,今年有关内容势必成为外媒分析解读的重点。

  “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 

  亚投行正式开业、习主席出访中东三国等重要事件引发外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与热议,预测“一带一路”将引领2016中国外交和经济新格局。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日益深入,开始从“中国模式”的对外影响及我提出全球治理“新模式”的角度展开评论。有观点认为,“新丝绸之路”计划可能成为我解决民族冲突并避免新疆分离出去的举措,同时将有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作为外界近来关注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重要议题,亚投行在北京正式开业引发外媒对该行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金融格局潜在影响的深度评析,普遍对亚投行未来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活力充满期待。与此同时,也有美日媒体对亚投行的影响力及其融资风险及管理运行表示担忧,认为亚投行有助于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但其与美国领导的世界银行相抗衡、与日本主导的亚开行构成竞争,且对现有世界金融格局形成冲击。

  中国与大国及周边国家关系 

  首先是美国大选年背景下的中美关系。总体来看,每当大选年之际,中国议题都会成为选战中被炒作的话题,当前在美国两党最热的竞选人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的特朗普,在竞选中都曾拿中国说过事。从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出,近期美国对华政策趋于强硬,针对中国的动作频频,外媒在对2016年中美关系展望中,认为中美在亚洲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南海问题或成中美潜在冲突点。其次是中日关系、朝核问题、南海问题等。针对中日关系,外媒认为中国对日关系虽趋于改善,但在历史问题上对日牵制的姿态没有变化,中日关系真正修复仍需较长时间,但两国舆论都有期待双边关系进一步改善的呼声。由于朝鲜发射导弹和卫星,外界认为中朝关系前景增加新的不确定性,也增添了东北亚局势的变数。在南海问题中,中国的岛礁建设、军力部署、应对菲律宾提交南海问题国际法仲裁案等都是外媒炒作热点。以上话题也会成为两会中的外交热点议题。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力度与速度 

  军队体制改革被外媒视为过去一年中国各项改革的最大举动,中央军委完成新设三大机构、军委机关调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有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引发外媒广泛关注。舆论肯定此次改革对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认为此番改革旨在实现军队现代化,“以陆军为核心的结构”发生转变。但也有外媒质疑我增强战略投射力量,欲寻求“地区霸权”,臆测美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或成为我在相关地区的潜在敌人。在军队改革和经济下滑背景下,今年两会军费预算的增加变化,将会尤其吸引外媒的目光。

分享: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