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资产荒之下险资寻求避风港:商业不动产悄然上位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1日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报告称,“资产荒”“项目荒”背景下,应通过推进产品注册工作市场化等方式,加强保险资管产品竞争力。
 
   商业不动产投资增加
 
   根据保险资管协会发布的《2015年保险资产管理市场运行报告》,2015年保险资产管理业产品注册稳步发展,全年共注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21只,注册规模达2706.13亿元。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来看,平均注册规模为24.46亿元,平均期限为7.17年,平均收益率为6.61%。与之相比,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平均规模较小,为14.78亿元;平均期限较短,为4.95年;不过,平均收益率却较高,达到7.25%。
 
   《报告》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市场运行呈现多方面特点。企业担保取代银行担保,成为债权投资计划主要增信方式;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规模显著下降,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同比变化不大;商业不动产投资增加明显,交通及民生项目下降;市场主体注册数量和规模集中度仍然较高,但同比下降。
 
   推进行业市场化进程
 
   保险资管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大资管市场竞争激烈、低利率周期来临的不利环境下,协会将继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挖掘市场潜在价值,培育行业独特竞争优势。
 
   《报告》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基准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以及大资管市场竞争加剧等,都给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原保险保费收入加上2016年陆续到期的资产,加大了险资配置的难度和压力,使得以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保险资产管理面临“资产荒”“项目荒”的挑战。
 
   《报告》认为,未来应推进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强保险资管产品竞争力。一方面,推进产品注册工作的市场化,加快部分优质产品的注册速度;另一方面,推进产品发行工作的市场化,探索“一次注册,多次发行”的储架注册(发行)制度,并逐步加大对交易对手的管理力度。此外,应加强市场培育工作,积极为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拓获取优质资产的渠道和方式。(李超)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