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堵车险 你愿意埋单吗?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5日

    沉寂一段时间后,一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再度出现。2月1日,省城市民刘青在用手机上网时,发现了一款“堵车险”,花1元钱就可以购买,堵车超过5分钟即可获得赔偿。去年,某公司推出的“贴条险”引起不小争议,如今“堵车险”来袭,能被公众认可吗?
 
  据了解,所谓“堵车险”,事实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发的一款类保险服务产品。购买该产品,需要用手机下载APP并注册,授权“允许始终监测驾驶行为数据”。购买产品后,系统利用“手机车联网”技术,自动侦测和判断用户的堵车行为,并自动推送补贴。如果车主在一次驾驶行程中,在至少一处路段,连续5分钟时速低于20km/h,则判断为一次堵车,可获得补贴5元。一日内多次行程有堵车的,补贴可累加至20元。不过,补贴并非现金,而是以加油券的形式发放。
 
  推出该产品的公司表示,设计“堵车险”是为了补偿用户在堵车环境下因为低速行驶造成的不必要油耗。据测算,一辆每百公里消耗8升左右燃油的车辆,堵车时能耗相应增加30%。从这一角度看,“堵车险”虽然不能解决堵车问题,但其补贴油耗的做法,也算是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
 
  事实上,对于保险创新而言,“堵车险”并非第一个。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近年来各种赚足眼球的保险产品纷纷涌现,在保险行业引发诸多争议。持批评态度者认为,此类创新噱头性产品过多。如不久前出现的“忘穿秋裤险”、蜜月意外怀孕险、吃货险……噱头大于保障需求,基本属于为了吸引眼球而推出,实际意义不大。当然,也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创新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例如航空延误险、手机碎屏险、网购正品险等,保障对象都是消费者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风险。
 
  而对于最近出现的“堵车险”,一些受访省城市民表示欢迎。市民吴菲说:“每天上下班都要经历堵车,这样的保障产品还是挺贴心的。”
 
  业内人士认为,“堵车险”等个性化产品是互联网冲击保险业的体现。相比传统保险业,互联网平台更了解消费者的痛点,能够找出新的保险需求,开发出贴近生活的细致产品。这是传统保险业应该学习的地方。同时,随着互联网保险创新的丰富,一些“噱头”类产品退出市场,那些指向真正保险需求的新产品,有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本报记者 张巨峰

分享: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