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2日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点 评 临近年关,不少机构都推出了“春节专属”的假期理财类产品,收益高于日常理财产品,相对近期持续低迷的行情显得“颇为诱人”。但是,节前理财仍应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需要高度警惕。年头年尾市场资金紧张,不少人就以“贴息存款”的高息吸引储户,近期屡屡曝出的银行存款“失踪”和无法兑换事件就多是由“贴息存款”这类违法行为导致的。此外,P2P网贷领域在年关时往往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一些平台也会顺势推出各类“高息品种”,但项目的真实性、背后的风险性还要投资者“擦亮眼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