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业经济植入“绿色芯片”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1日
 |
近日,技术人员在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无菌室内为白雪菇接种。
|
□唐丽琴 陈跃星 文/图
绿色化管理规定、生态化操作模式、低碳化生产设备……近日,走进安远县九龙、版石工业园区,一股工业发展的“绿色”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保护生态环境与提升
经济实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2015年,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3.6%。
择商选资
“引绿”
近日,在安远县高云山乡,投资4.8亿元的狮头山风力发电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该县110千伏升压站输变电工程完成启动送电后的第二个新能源项目。2015年,该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成功举办安远(深圳)山海协作推介会,全年签约项目8个,签约资金16.27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个。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安远县的一张“名片”,该县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招商引资中,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项目。在项目环评审批中,该县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设立“绿色门槛”,对不符合要求、污染严重的项目予以拒绝,对原有污染环境和资源消耗型企业进行整改或关停处理。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水源地保护区,该县全面停止审批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未按规定处置危险废物,排放污染物、固体废物以及污染防治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的,要求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一律停产或关闭。
为保护好生态环境,安远县按照“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工作原则,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东江源生态保护红线,对631平方公里的东江源流域区和292平方公里的东江源头保护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放弃对东江源区潜在价值100多亿元矿产资源的开采,对价值数亿元的森林资源实行全面禁伐。
循环低碳
“聚绿”
在安远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笔者看到该公司的工业废液废渣一出车间,就被产业链下游的邻近两家企业拉走用作生产原料。该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与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条,该公司每年仅治污费就节省了数十万元。
近年来,安远县坚持把“循环经济、低碳生产”等理念引入企业生产过程中,着力加强企业的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各个生产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着力构建“资源—
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链式开发利用模式;建立高资源消耗企业逐步退出机制,推动矿产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让废弃物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同时,该县充分利用良好的风力和光照资源条件,积极开发九龙山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项目。目前,该县与11家耗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建立各类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10余条,养生堂果业、三百山果业等20余家工业企业实现了循环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
“强绿”
安远县园岭矿业公司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利用钼矿尾砂生产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实现变废为宝。目前,该公司新研制的这种建筑材料已被列入省新墙材产品目录。
近年来,安远县把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放在加快绿色工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财政贴息、税收奖励、设立还贷周转金等方式,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节能环保强的技术改造项目。同时,该县大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员,创建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产品的绿色环保功能,并引导企业围绕绿色生态特点,积极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着力培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骨干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目前,安远县科迪电子、高美电子等8家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增资扩产,迈上了绿色化发展道路,实现新能源扩产项目主营业务收入3.18亿元,实缴税金453.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5%、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