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4日
2016年伊始,不少市民琢磨着如何理财,把手中的余钱升值。业内人士提醒,岁末年初理财的安全性很重要,投资人需警惕理财风险。要在投资前了解产品投向,选择风控能力较强的正规金融机构产品,并且充分考虑投资产品的收益性、风险性以及流动性,通过资产配置、结构优化取得平衡。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各大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5%以下,大多以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等产品为主。这类理财产品凭借收益稳定及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吸引了不少稳健型投资者的青睐。此外,市场上挂钩股票类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增多,与直接投资股市相比风险相对可控,对于喜欢适度博弈风险、追求一定收益率的投资者可关注此类产品。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投资者要关注产品、风险和市场,降低对无风险收益率的预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银行赣州分行的理财师肖艳表示,目前银行发行的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风险较低,且预期收益率高于存款,这使得存款理财化趋势不断加强,逐步成为存款的市场化替代产品之一。建议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可以向“资产配置类”“投资类”等转变,在当前股市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基金定投,比如中银基金的系列产品。
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分行的理财师郑章华建议,追求流动性的客户可以选择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理财产品;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客户可以选择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稳定风险低;激进型的客户可以选择农行自主发行的“进取”系列理财产品或代理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此外,有闲置资金的客户还可以购买一些黄金,黄金投资中长期会有一定收益,毕竟现在基本位于底部区域,可以作为家庭资产配置中的产品。
招商银行赣州分行的一位曾姓经理建议,可以选择该行的净值理财产品,该产品承诺三年运作周期保本,半年封闭期,按季度开放。适合的客户类型为期望获得比传统理财产品收益高,但风险承受能力又比较低的客户,客户资金能够持有在一年时间以上,收益将更具性价比。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要降低,最好选择稳健性的理财产品,对于高风险的产品要谨慎选择。
链接
三招教你买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在大家眼中一直属于安全级别比较高的理财产品,然而并非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一不小心买错了也有亏损的可能。如何买到“稳赚不赔”的银行理财产品?
第一招:看理财产品是否银行自主发行
之前爆发过很多起银行理财产品“飞单”或亏损的案例,不过案例中投资者买的并非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如基金和保险理财产品等。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为银行自主发行,风险普遍较小,而银行代销理财产品风险大多比较大。大家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要做到“一问二看”,一是问工作人员理财产品是否银行自主发行,二是看产品说明书与工作人员说法是否一致。
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高,那就老老实实地买银行理财产品,千万不要因为理财经理向你吹嘘其他产品收益多么高、风险多么低就无所顾忌地买了,要知道过去的收益并不代表将来的收益。
第二招:看理财产品风险等级
如果你购买的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接下来要看它的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五个风险等级:PR1级(低风险)、PR2级(中低风险)、PR3级(中风险)、PR4级(中高风险)、PR5级(高风险),对应的投资者类型分别为: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激进型。其中大部分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在PR2级以下,少部分为PR3级,PR4及PR5级极少见。PR1级的产品为保本类理财产品,PR2级的产品为比较安全的非保本类产品,风险系数都很低,绝大部分投资者买的就是这两类产品。虽说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但是本金亏损的可能性极低。不过PR3级及以上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就要谨慎购买了,能否获取本金要看资金实际运营情况。
第三招:看理财产品类型是否为结构性
如果你购买的是PR1级或PR2级的理财产品,只能说本金无忧,要想保证收益也能拿到手,还要看产品是否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通常挂钩股指、股票、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率是一个区间,要参考标的资产在观察期内的表现而定,计算方式比较复杂。如果运气不好,收益为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