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8日
特色养殖、油茶开发、扩路修渠……近日,走进全南县陂头镇,在市发改委对口精准扶贫的村庄,记者感受到,一阵拔穷根、谋发展的清风扑面而来。
精准发力,因户施策助脱贫
“谭口村钟达生,身残志坚,养蜂20多年,苦于没资金扩大规模;正和村谌学敏,缺技术导致自身发展力不足……”记者翻看着一张张贫困户情况登记表,贫困原因和发展需求一目了然。
陂头镇谭口村是市发改委对口精准扶贫村,有11个村小组,1056人,贫困户48户154人。在此基础上,市发改委又把该镇正和村、竹山村作为精准扶贫延伸村,统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3月,市发改委对驻点村进行摸底调查,核实精准扶贫对象,在村小组和村委会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同时,填写精准扶贫对象调查表,建立台账,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将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谭口村隘下小组村民叶炳详,1985年出生,今年5月,父母亲生病,正在深圳务工的他返回村里,照顾老人。帮扶干部走访了解到,叶炳详有创业想法,便引导他在村里创业,经多次考察,确定养经济效益好的竹鼠。村干部为他担保借钱,叶炳详筹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如今,100多只竹鼠憨态可掬,还产下了32只小竹鼠。叶炳详说,他要留着这些竹鼠,不断产仔扩大规模,到明年下半年再对外销售。竹鼠每公斤可卖150元左右,每只重约2公斤,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同样是特色养殖,63岁的养蜂人钟达生,虽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但一直自食其力,放养蜜蜂。然而因缺资金,每年也就三四十箱,维持生活。前不久,市发改委帮扶干部来到他家,鼓励他增至100箱,并帮他联系购买蜂箱,选址做简易蜂房。憧憬明年发展,钟达生充满信心。
精准发力,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奔富路
基础牢,则发展后劲足。在精准扶贫中,市发改委做到基础设施先行,着力解决当地老百姓最直接受益、最盼望解决的事情,紧扣“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主题,实施了水、电、路、农田水利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路通、百业兴”,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陂头镇至谭口村的公路等级低,路面窄,会车困难,运输西瓜、脐橙等瓜果农作物的货车更是怕进村里,已成为制约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
市发改委帮扶干部多方协调,筹措15万元资金,用于该路段的扩宽改造。
16日,记者驱车行驶在该路段,来往车辆不断,一路通行顺畅。一条15公里道路的扩宽,解决了谭口村及周边村民的通行难题。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谭口村水渠年久失修,有的淤泥堵塞,有的决口坍塌,易造成干旱洪涝灾害。为缓解谭口村农田“水困”,市发改委筹资50万元,在该村修渠筑坝。
站在谭口村一段刚修好的水泥水渠前,谭口村党支部书记叶青春兴奋地说,水渠工程总长3300多米,建6座水坝,预计农历春节前能完工,明年村里农作物一定有一个好收成。
产业富民、教育强民。市发改委帮扶干部还积极牵线搭桥,与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联系,通过多次协调,该公司润基金为陂头中学捐资助学25万元,用于建教学楼。
搭桥补齐短板,在驻村脱贫攻坚中,市发改委争取了水毁道路修复、通村道路改造、水库灌区节水灌溉、低电压改造项、娱乐体育器材增设、捐资助学等项目,投入资金210多万元。
基础夯实,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有力。
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拔穷根
脱贫攻坚,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方向。发展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引擎。
市发改委针对几个对口帮扶村的不同特点,围绕立地条件、发展基础和农民意愿,按照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林则林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致富产业。
谭口村低产毛竹林改造项目正在紧张实施。原来,今年9月23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黄明哲到该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和精准扶贫调研。当了解到谭口村毛竹林种植面积有5000余亩,贫困户家家都有毛竹林,但产量低、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后,黄明哲当即介绍了崇义等地毛竹林低产改造的成功经验,并希望当地干部做好毛竹林改造工作,把毛竹产业发展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另外,谭口村1500亩柑橘产业发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市发改委的帮助下,这片500多亩的林地,将种植油茶,采取‘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在陂头镇正和村的一座山头上,该村党支部书记谌小玲激动地说。11月底,进山的水泥路已修通,这片油茶林的开发,已吸纳村里8户贫困户参与。下一步,以此为基地,市发改委将在正和村推广油茶扶贫模式,初定帮助每户贫困户种植2亩油茶,种下一个永续的“绿色银行”。
在竹山村,市发改委帮扶干部引导该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扶持发展香瓜种植产业。为解决合作社资金问题,帮扶干部正在积极协调市“菜篮子”项目,争取帮扶资金。
诸如这样的事例,在市发改委驻村扶贫中屡见不鲜,这只是其中几个普通的画面。
产业扶贫,贫困户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