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重华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
其中,11月份利润下降1.4%,降幅比10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了上述工业企业财务数据。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称,产品销售由降转升、单位成本由升转降等五大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利润的积极变化。
由于临近年底,企业加快盘存与结算,并适当调减损益,营业外净收入明显增加。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外收入531.8亿元,发生营业外支出262.7亿元,两者相抵,营业外净收入269.1亿元,同比增加233.5亿元,增加额比10月份多161.8亿元。
同样受到年末结算因素的影响,在投资收益方面,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加92.5亿元,增加额比10月份多91.7亿元。
何平还指出,汽车、电力等行业对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拉动作用明显。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虽降幅有所收窄,但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产成品存货增长有所加快。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4.6%,增幅比10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二是应收账款增速依然较高。11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8%,增幅比11月份主营业务收入高6.8个百分点。
从年末实体经济数据看,在最后一个月都有所转暖。如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10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
尽管数据彰显了经济临近年末凸显企稳趋势的可能,但总体来看,需求不足的状况尚未明显改观,回升的动力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工业数据反弹同汽车等少数行业转暖密切相关。但真正转暖还需要其他行业支撑。此外,增速回升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一定关系。
对于明年的增长态势,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在“十三五”规划的大框架下且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决策层重申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将把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或以上。同时,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包括进一步减税、加大基建和社保支出。财政赤字可能提高至3%以上,此外,准财政支出也将继续加码。
在改革方面,市场也期待明年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推进,并在国企改革、放松要素价格、户籍及劳动力市场改革,或有助于促进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加快进展。
附表 2015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组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1~11月(亿元) 同比增长(%) 1~11月(亿元) 同比增长(%)
总计995066.41.055386.8-1.9
其中:采矿业48569.1-16.12516.5-56.5
制造业889388.12.247902.13.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7109.20.24968.214.7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13141.0-8.010086.1-23.0
其中:集体企业6377.5-3.6447.4-2.0
股份制企业694361.62.037139.7-1.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5500.7-0.613816.80.6
其中:私营企业348887.94.920086.35.3
注: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