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新政旨在将着力点落子于优化服务之上,而简化优化正是题中之义,不仅阐释了优化服务的内涵,更进一步揭示了未来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思路。同时也意味着在当前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深入推进,优化服务正被提升至与简政放权同样的高度,且将在今后共同左右政府职能的转变。
中国政府网11月30日全文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用仅2000余字的篇幅,勾勒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围绕“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目标的工作蓝图,其中不乏一系列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的具体重要任务。
此举之目的可谓不言自明,就是要借《通知》重申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部署的精神要义,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媒介,激发市场活力乃至全社会创造力,以加快激活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进程。实际上,这一点在相关学者看来已早有共识。
简化优化公共服务与简政放权高度一致
之所以认为《通知》意在重申国务院有关精神,原因在于,早在今年年中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曾对外释放出有关信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该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时曾指出,必须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向深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社会成员拥有施展才能的公平机会,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李克强说,改革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措施不落实、不配套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和领域,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不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严重影响了创业创新。因此,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通知》分别围绕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总体要求。
可以说,按照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有关精神,以及国务院对“三管齐下”的工作部署,《通知》旨在将着力点落子于优化服务之上,而简化优化正是题中之义,不仅阐释了优化服务的内涵,更进一步揭示了未来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思路。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此前围绕“三管齐下”的工作部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简、放、优三管齐下的同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今后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思路。
此外,在重申有关国务院精神的同时,《通知》还强调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立行立改,务求在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这无疑与此前总理对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 ‘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的表述高度契合。
在周宏春看来,新形势下,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此对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简、放继续深入推进的同时,优化服务正被提升至与简政放权同样的高度,且将共同左右政府职能的转变。
六大任务具体直接,效果引期待
综观《通知》重点部署的主要任务,涉及领域可谓切中当前 “办证多、办事难”的症结所在。而一旦相关任务真如《通知》要求落实到位,料将对群众办事带来切实利好,想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未来亦将成坦途。
不妨对《通知》提出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主要任务作简要梳理:
一是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众所周知,政府作为行政施政主体,审批办理事项众多,往往让当事者一头雾水,办事无门。因此,确保公众知晓具体公共服务事项显得至关重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以及相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要对所有公共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
二是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这一点简明直接,就是要将一切对现阶段形成阻碍且繁冗重复的行政审批予以取缔。《通知》称,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看似简洁,实际上在实操过程中将释放一系列重大利好。
三是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通知》强调,意在消除“中梗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这正是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的关键之处。
四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根据《通知》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互相衔接,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五是扎实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比如逐步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六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如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群众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建立健全文明服务规则,提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为民服务的能力,等等。
针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具体工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主张,简政放权可谓一举三得,即可进一步释放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可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与行为的发生;可有助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率。他强调,发挥这三项作用必须按部就班从具体的简政放权事项实施上着手。
显然,《通知》此次部署的六大任务正在此列。而其能否最终带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高效运行,乃至全社会创造力,我们大可抱以期待。正如李拓此前对本报记者强调的,“如果能按照政府预期的改革目标,市场活力和市场的高效运行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程度,都将获得大幅提升。”李拓谈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关改革事项时直言,简政放权改革正处于“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只剩下非常难啃的骨头”的境地,要想一口一口地吃掉“骨头”,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