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7日
赴广东考察受益匪浅,感慨很多,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抵御经济的寒冬,只有筑牢暖巢才能在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奋发有为。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的发展就是做乘法,广东的创新之风帮助企业有效驱赶了当前经济寒流。要筑好巢,首先就是要暖思想,我们与发达地区之间真正的差距就是思想的差距,我们要学习人家敢为人先的勇气,以思想的革命来引领能力的革命;其次要暖政策,必须全面落实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按照“内外兼修、北上南下”要求,应用好中央、省里的政策,引进沿海地区的先进企业。
第二,做大经济体量,我们必须全面介入“主攻工业、三年翻番”赣州发展的路径。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必须做强企业和产业两头,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内容,企业是产业承载和平台,要对接好产业,围绕产业集群,扩大招商增量,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对接好企业,围绕挖潜增效,盘活招商存量,做到精准服务企业,促进老树出新芽;二是要立足创新和优化配置。深圳南山打造智慧城,以智慧城市来支撑产业集聚,告诉我们要懂得计算工业用地亩均产值账。
第三,发展升级必须树立大工业的理念,要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不能只就工业来论工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从更宽的领域、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层次来谋划工业发展,寻求产业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在内部攻坚上产城要连接。我们要大力推进工业城市和新城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提高与金融、商贸、物流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关联度。(记者温居林 张宗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