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赵虎启认为,这次习近平主席出席G20峰会,继续展现中国政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姿态。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经济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和过剩产能消化,另一方面也带动很多国家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图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出席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同以往,增速放缓、政策分化、不确定性有增无减。察形断势,有助于认清挑战,找出应对方案。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G20机制建设,同时积极提供建设性方案,对G20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二十国集团的任务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当前形势下,亟需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怎么看”,要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二是“怎么办”,要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为此,习近平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第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第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第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何摆脱目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习近平主席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建议,紧扣创新与共享,实际上,这正是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的关键。
习近平主席已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出全球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这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这一信心,来自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来自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
这次习近平主席出席G20峰会,继续展现中国政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姿态。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经济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和过剩产能消化,另一方面也带动很多国家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不久前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直接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需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开放的中国经济也将给未来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利好机会。
引领中国发展的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理念”,其实,这就是一种包容性发展,这也与安塔利亚G20峰会的主题相吻合。这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结合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深入介绍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举措。这展现了中国的自信,也为世界经济增强了发展信心,由此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更是切中要害。
我们相信,“中国方案”必将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赵虎启)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