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州市金融网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银行频道>> 赣州银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人民币收藏,“钱途”几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5日

    盛世兴收藏。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人民币收藏作为其中一项也日渐火爆。在收藏市场上,几乎所有停止流通的人民币都在升值,有的甚至达到全新票面几倍、几十倍甚至上万倍的增值,硬币、纪念钞(币)也持续高烧不下。但和楼市、股市存在风险一样,人民币收藏市场的风险隐患也值得重视。

    “涨”声一片,人民币收藏不断升温

    每周六晚6时,这是央视一档文化艺术品收藏领域大型活动节目播出的时间。每到这个时候,家住全南县寿梅路社区的曾昭文总是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这档节目。

    作为一名收藏迷,曾昭文这些年来在藏友的影响下,渐渐地恋上了人民币收藏。这一雅好也渐渐成为曾昭文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2008年,他花450元买来1999年版八同号人民币,现在有币商欲以1.2万元收购,如果再配上2005年版的八同号人民币,则可以卖到2万元。说起这些年搞收藏的收益,曾昭文显得十分低调:“相比股市的高风险和储蓄的低收益,人民币收藏的回报还是蛮可观的。”

    正是因为效益可观,爱上人民币收藏的藏友群体不断扩大。而藏友群体的扩大,又进一步带旺了收藏市场。对此,在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均有过从业经历的市民李彬感触颇深。李彬介绍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停止流通,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市。随着民众的收藏意识高涨,推动着收藏市场呈现日益火爆的态势。”

    在全南县城,李彬的话得到印证。在县城街头,经营或兼营人民币收藏品的小店和摊位不少,前来咨询问价的人也比较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一些经营人民币收藏品店的老板从早忙到晚,客流量是平时的好几倍。摊开店内人民币收藏品的价目表,许多藏品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第一版、第二版人民币的“大全套”,叫价在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即使是较近的1980年版人民币藏品,叫价也是其面额的百倍、千倍。

    风险难控,繁华背后有隐忧

    正如世上没有包赚不赔的生意,在人民币收藏领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屡屡上当甚至血本无归。面对如此红火的人民币收藏行情,越来越多以前并不关心币市的投资者也跃跃欲试,期望分得一杯羹,但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风险。在广东务工期间入行的市民刘志平显然就是属于其中的失意者。盘点7年收藏路,刘志平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收过假币、也有过盲目追高,务工积蓄基本上都到里头去了。”

    最大的风险来自政策层面。在采访中,笔者发现,许多藏友收藏、炒作正在流通的人民币,其中一些同号、连号人民币藏品尤其受到追捧,但对其中隐藏的政策风险却视而不见。我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这把一直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许多炒作尚在流通的第四版人民币部分币种和第五版人民币的投资者在政策层面缺乏相应支持。

    市场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李彬介绍说,人民币收藏日渐火爆,吸引着大量游资入市炒作。而人民币收藏市场圈子不大,消息很灵,券种数量也不算多,这又为游资炒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些市场投机者抱团炒作,利用宣传等手段推高价格,普通投资者稍有不慎,盲目跟风接盘,就会变成击鼓传花游戏的接棒者。

    另外,假币泛滥也是人民币收藏挥之不去的阴影。与其他收藏项目一样,人民币收藏需要收藏者、投资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在懂得纸币的发展历史、印刷、鉴定、辨伪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评价一种钱币的价值是否合理,才能辨识赝品,避免风险。

    “钱”途光明,市场规范势在必行

    在采访中,不论是业内专家还是普通藏友,普遍的共识是,纸币不但有面值可以保底,而且旧版人民币通过各家银行回收,不再流通,具有稀缺效应,长远来看肯定会持续升值,比较诱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收藏仍然大有可为、“钱途”广阔。但面对币市种种乱象,市民们也盼望着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引导,促其良性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联动的宣传长效机制,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及反假货币宣传月期间,人民银行、公安等相关部门要联合开展大型人民币宣传咨询活动,加大《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在集贸市场、主要街道专项对收藏市场进行人民币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停止流通人民币相关知识的认识,教育民众谨慎投资,切莫盲目追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搭建交易平台。设立收藏市场及钱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出台相关的收藏市场管理条例,引导群众正确对待人民币收藏,保护人民币收藏者的投资利益。创造条件搭建人民币藏品的实体和网上交易平台,搞活人民币藏品流通,避免“有价无市”“货好出手难”的情况发生。

    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完善收藏市场检查机制,组织人民银行、公安、市场管理、物价管理等部门的力量,加大联合执法查处力度。深挖并打击制作、销售停止流通人民币假币源头,共同制定实施有效的拦截方案,对违反使用《人民币管理条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净化钱币市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谌杰 肖南文 谢建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