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各路资本角力相互保险 年内尚无获批案例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目前已有超过20家机构申请筹建相互保险,保监会官网发布“互助计划”类保险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记者 赵春燕
 
  自今年2月保监会颁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以来,相互保险渐成业内关注热点。公开消息显示,目前已有20家以上的机构申报筹建相互保险,同时有3家机构已进入审理流程。
 
  在这一波各路资本热情参与相互保险筹建的背后,是年内尚无获批案例。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仅有的一家相互保险公司,是于2004年获批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资本竞逐
 
  9月份,保监会已受理众惠财产相互保险总社、信美相互人寿及汇友建工相互保险3家互助保险公司递交的申请材料。其中,众惠保险由昆吾九鼎投资、大连先锋投资、深圳前海新金融投资等9家公司共同筹建,初始运营资金1亿元;信美相互人寿的发起人包括汤臣倍健、腾邦国际、新国都、博晖创新等,初始运营资金10亿元。
 
  近日,市场再传消息称,蚂蚁金服和天宏基金共同出资5.05亿元,参与“信美相互人寿”,相互保险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平安证券今年9月份发布的研报显示,相互保险公司的初始营运资金为负债,只支付一般利息。因此,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相互保险公司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与自身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和君咨询合伙人徐英杰日前在一个互联网保险论坛上表示,相互保险机构在国内还是比较新的概念,但在国外已占到较高的市场份额。不过,份额有所下降,因为相互组织的钱都是会员的,如果再发展壮大,比如上市、商业化,或者从相互制转股份制时,就会遇到一些问题。
 
  年内尚无获批案例
 
  虽然目前申报筹建相互保险已成为业内一股热潮,很多资本和保险公司也跃跃欲试,但是,相互保险的牌照仅有一家拿到。
 
  日前在北京金博会一个保险行业论坛现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备案的相互保险公司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获批。原因在于,监管层不想相互保险对传统保险产生太大冲击;此外,有些相互保险公司“是为了赚钱”,“但是理论上的相互保险公司是不能赚钱的”。
 
  在相助保险渐热的当下,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已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10月底,保监会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其中提到:“我会《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第五条规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自今年年初该《办法》发布以来,我会正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但尚未批准筹建新的相互保险组织。目前销售‘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合法的相互保险经营资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