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专家呼吁养老机构引入保险堵隐患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由于养老机构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现状,导致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面临发生意外责任难以判定的问题,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养老机构风险防范与管理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除了期盼政府资金方面的扶持外,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来应对经营面临的多重风险成为许多养老机构的共同心声。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这使得养老市场获得“世界最大市场”头衔。预计到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48亿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身养老领域,各地民办养老机构纷纷成立。
 
  但与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相比,国内养老机构整体质量、服务水平以及风险应对能力还远远不够。在全国养老机构风险防范与管理研讨会上,中汇国际保险经纪公司总裁杨洲表示,目前,养老护理员的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也缺乏。同时,由于老年人体制问题,意外频发,养老机构为此负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越来越重。
 
  “养老服务行业是微利行业,养老机构大部分常年处于薄本或者是亏损状态,加上各种风险隐患的存在,养老机构必然面临很高的财务风险,所以养老机构行业内部必须有完善合理的风险分担规避机制。”杨洲补充道。
 
  为此,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发挥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有效化解养老机构面临的多重风险隐患,成为众多养老机构负责人的心声。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蔡宇认为,引入保险机制,不仅可以发挥保险的事后经济补偿作用,在事前,保险行业还可以凭借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作用,采用差别化等机制,可以帮助养老机构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的手段和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陈婷婷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