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互联网金融烧钱送礼拉客户:金博会上对决银行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昨日拉开序幕,虽然是个工作日,但现场人气依然很高,上午9时许,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京展览馆门口看到,数十名市民正在排队入场。不过,与往年银行、基金、保险、券商、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金融业态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今年金博会的看点变成了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两大阵营的对抗赛。
 
  互联网金融烧钱送礼拉客户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横扫市场,产品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在金博会现场,互联网金融成为最热闹的展区,一些组建不久的小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展位被挤得水泄不通。
 
  作为最重视客户人数、流量的企业,不少参展商推出了注册送礼活动,烧钱营销层出不穷。北京商报记者从一家参展商处了解到,为了吸引参观市民注册,该企业带了上万个自拍杆到现场赠送,扫码注册就能获得。此外,该公司人员称,每人有3000个礼品赠送任务,遍布场馆各个地方,在获得参观者同意后,公司会努力通过其他途径将之转换为有效客户。
 
  凤凰金融的营销方式更是“豪气”,现场进行投资或参与摇一摇活动的用户都将有机会获得周大福特别定制的价值千元的凤凰足金胸针。京东钱包展区的“一分购”和“拍立返”体验区也吸引了大批访客体验。正在展区中体验京东金融产品的王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刚才下载了京东钱包用一分钱抢到了一瓶饮料,还挺有意思的,晚上准备回家翻翻超市购物小票用‘拍立返’功能再找点现金福利”。展区现场,京东金融为用户准备了多款一分抢购商品。
 
  银行主打互联网金融概念
 
  虽然人气不敌互联网金融,但地位斐然的传统银行依旧占领了中心区域的展厅位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银行均参加了此届金博会。
 
  如今利率市场化放行、经济形势下行,令商业银行面临转型压力。在互联网公司不断渗透金融领域的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本届金博会上,多家银行带来了自家的互联网产品,同时“玩法”也向互联网金融靠拢。
 
  今年3月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的工商银行就将客户端下载与礼品发放结合在一起。市民体验融e购、融e联、融e行、手机银行、云端信用卡、工银e缴费、工银e投资七项产品。银行传统理财产品到期前无法赎回、流动性匮乏的顽疾往往令投资者头痛无比。商业银行正在用互联网手段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浙商银行的“线上理财转让平台”,投资者可在网银、手机直销银行App上转让尚处封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实现理财产品的“定变活”。
 
  在与互联网金融争夺较为激烈的公共事业板块,中行推出了出国金融App、中银E社区、微信商城等互联网金融创新成果以及银医通、在线挂号、市政一卡通充值、社会保险缴费、手机银行转账免费等电子银行民生服务。此外,针对投资客户的“双向宝”、“黄金宝”、“贵金属代理”等资金交易产品和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的“中银信贷工厂”、跨境投资撮合、辅导“新三板”上市等特色产品服务也揭开面纱。
 
  一场必须进行的对决
 
  被誉为“金融业风向标”的金博会代表着金融行业的缩影。在当前的金融格局中,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对决无疑是最大看点。据了解,此届金博会参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30余家,占比达到30%左右,部分往年参加金博会的商业银行此次则选择了缺席。
 
  在经济减速成为常态的大趋势下,银行自身面临着净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攀升的烦恼,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是引发了存款搬家、金融脱媒等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则从支付扩展至余额宝、P2P、融资、众筹等多种业态,场景也在不断叠加。
 
  对此,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表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就是紧密嵌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场景,银行转型也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思维,以支付结算为突破口,以多元化金融产品为支撑,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服务客户的衣食住行。对于网点众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网点则是一个优势,李振江表示,在催化互联网战略时,银行一定不能忽视多年以来的优势,以互联网推动网点智能升级,推动各类渠道整合协同,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而对于互联网金融五花八门的吸睛手段,分析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就是要创新求变,好玩、有趣的吸睛活动无可厚非,但不管互联网金融如何改变,脚踏实地地提升平台安全,实现高效发展,并利用科技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才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努力践行的重点。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姜鑫 闫瑾 程维妙 实习记者 刘双霞

分享: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