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利率市场化并非一放了之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 观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如果利率行政管制基本取消了,商业银行就会更加独立地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面对客户需求和竞争压力。不过,利率市场化并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应该说,利率市场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环节。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资源的配置需求已经高度多样化了。只有利率市场化了,带动金融产品多样化发展,进行差异化定价,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利率市场化可为货币政策转型创造基础条件。在转轨初期,货币政策必然比较倚重数量型的手段,因此大家都说要加快货币政策转型。这次改革也提到促进货币政策转型,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这中间往往有路径依赖,即越是有行政控制,就会越依赖行政控制,觉得只要行政控制一解除,那就不得了了,就乱了,这样就越是转不过去。随着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货币政策转型就有了基础条件,同时政策传导也就有了微观基础,货币政策调控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转向价格型模式。

  尽管如此,现在仍然能够看到银行对行政管理的依赖。比如,去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住房抵押贷款,营销人员会极力推介。但如果问利率能否再优惠一点,银行人员则会说,那不行,利率是央行定的。这个态度转变很有意思。一有难以解释的事,就马上拉上央行,说明还是有一定依赖心理。如果利率行政管制基本取消了,商业银行就会更加独立地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面对客户需求和竞争压力。

  利率市场化并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从微观上讲,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从宏观调控角度讲,利率市场化以后,还是要根据逆周期调控的需要和宏观调控的整体取向,对利率进行调控。具体讲,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通货膨胀周期,来进行必要的利率调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更要强调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建立更好的金融市场利率传导机制。此外,对市场利率也要有一定的监督和自律管理,要有一定的“牙齿”,对市场上出现的个别不正常现象要进行管理。

  中国经济逐渐强大了,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从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哪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得好,配置资源的效率高,能满足多元的需求,那里的实体经济一定受益。利率市场化则是通向健全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加强对利率的引导和有效调控,充分预见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稳妥推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