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7日
随着人们对手机、网络社交的依赖越来越强,“朋友圈”正逐渐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但由于“朋友圈”属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广告、谣言充斥其间,严重污染了“朋友圈”的社交生态。
【微评】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到真假难辨的养生秘籍,再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微信“朋友圈”的互信度正在经受考验,转发或不转发是个问题。随着新广告法的实施,在“朋友圈”发布虚假广告将被追责。但如何鉴别真假,还需要每个人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违法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大日常排查力度,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并应尽快完善法规条文,堵住相关漏洞。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